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生的杭州湘湖值得一游

(2018-01-04 20:25:58)
标签:

免费景点

名胜古迹

杭州旅游

湘湖

越王城

杭州的西湖名扬天下,可许多人不知,西湖还有一个美丽的姊妹湖——湘湖。这也难怪,尽管湘湖在历史上曾与西湖齐名,但后来却因为淤积和开垦农田而消失了,直到近几年,湘湖才获得重生。

湘湖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西,距杭州市中心约20公里,隔钱塘江与西湖相望,与西湖、钱塘江形成杭州旅游的金三角

和西湖一样,湘湖也是由潟湖演变而来,这一演变发生在10万年以来。随着海平面的升降,历史上湘湖曾发生数次沧海桑田的巨变,直到5000多年前的最后一次海侵退去,湘湖才彻底告别了海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湘湖曾经是钱塘江的江道,后来成为江湾,再后来才与钱塘江隔断。

湘湖的人文历史悠久,早在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湘湖附近就有人类活动。这里发掘的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一种观点,认为3000多年前(商周时期)“泰伯奔吴”的落脚点是湘湖,周太王之子泰伯和仲雍主动让贤于弟弟季历,为避季历而奔“荆蛮”,在余暨(今萧山)湘湖城山山顶筑城,自号句吴,是为春秋吴国始祖。不过主流观点还是认为,“泰伯奔吴”的落脚点是无锡梅里(今梅村一带)。

湘湖曾称为“潘水”,春秋战国时称“溟海”、“木鱼池”,后称“西城湖”,自南朝起称为“湘湖”。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湘湖为越国军港,屯有大船军,曾见证了吴越争霸的历史风云,发生了吴王夫差“馈鱼退敌”、“卧薪尝胆”等历史传奇故事。

湘湖景色秀丽,元代镏涣曾有七绝《湘湖》描述湘湖的景色:

湘湖莼叶大于钱,千顷鸥波可放船。
一曲竹枝歌未了,水禽飞散夕阳天。

张岱在《明圣二湖》中曰:“余弟毅儒,常比西湖为美人,湘湖为隐士,鉴湖为神仙。余不谓然。余以湘湖为处子,腼腆羞涩,犹及见其未嫁之时。”民国周易藻《萧山湘湖志•自叙》云:“昔人云,湘湖犹处女,秘不炫人。”当代郑逸梅先生说:与“杭州一水之隔的萧山有个湘湖,那风景胜迹,不在西湖之下,却湮没不彰”。
  湘湖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故里,因其恬静秀丽犹如处子,向为历代文人所青睐李白、杜甫、杨时、华镇、陆游、苏泂、文天祥、刘伯温、魏骥、张岱、毛奇龄等历代几十位名人都曾游览过湘湖,有感而发,留下了300多首诗词文赋。更有人结庐,建藏书楼,开书院,创造了重的历史文化。

历史上湘湖的衰落首先源于泥沙的自然淤积,到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湘湖由于自然淤积而逐渐湮废,被开垦成了高阜田地。据说,当时洪涝、干旱灾情频发,百姓苦不堪言,萧山县先后请废田筑湖,但受到当地豪绅的阻挠,没有成功。宋政和二年(1112),湘湖获得第一次新生。北宋进士杨时上任萧山县令,他亲自勘查,“视山可依,度地可圩,以山为界,筑土为塘”(明嘉靖《萧山县志》),在湘湖南北端筑堤,蓄水为湖,废田3.7万余亩。也就是说,湘湖的新生变成了一个人工湖。当时湘湖周长达20公里,湖长9公里,宽1-3公里不等。雨季蓄水防洪,旱季灌溉农田,流域面积在当时达萧然山、青山东西南北9乡14万亩,故称“九乡水仓”。但是自此以后,历朝历代垦湖与保湖之争不断,甚至有血案发生,大的争斗共发生20多起。好在大多时期保湖派占上风,才使湘湖得以保存。到了1927年民国时期,湘湖收归国有,其灌溉功能减弱,许多地方淤涨为湿地,被开垦为农田。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垦规模进一步扩大,湖面迅速缩小。1949年湘湖水面还有1万亩,到了上世纪90年代,整个湖区大都成了农田、窑场和村庄,昔日的湖光山色荡然无存,仅留一条11公里的“湘河”,“湘湖”成了一个名不副实的地理名称。

为了恢复湘湖的古时容貌,2003年杭州市正式启动了湘湖保护与开发工程经过了十三期工程治理终使湘湖再次重生。一个古代文人和文献描述的湘湖终于露出了她的美丽容貌。现在,湘湖已形成湘浦、湖上、城山、越楼、跨湖桥等5大景区,有湘堤卧波、湘浦观鱼、忆杨思贤、绿岛掬星、湖心云影、城山怀古、湖桥拾梦、越堤夕照、纤道古风、越楼品茗、跨湖问史等20个景点。

    漫步于湖堤小径,或攀爬于城山步道,或乘船荡漾于宽大的湖面上,沐浴徐徐微风,尽揽湖光山色,感怀悠悠历史,优哉游哉,怎不令人心旷神怡!

http://s10/mw690/005O8tC8zy7h7kRKUxb89&690
清《湘湖考略》湘湖图


http://s15/mw690/005O8tC8zy7h7kRVEjYbe&690

湘湖治理三期工程2016年全面竣工整个湖面达到6平方公里,恢复了千年前北宋时期狭长的‘葫芦形’,重现连江通湖、显山露水、环水筑城的古湘湖景色


http://s4/mw690/005O8tC8zy7h7kRz5nBc3&690
湘湖景点分布图

http://s5/mw690/005O8tC8zy7h7kRTZasd4&690
冬天的湘湖“
静如处子


http://s10/mw690/005O8tC8zy7h7kS9qtP79&690
引鹭桥——连接鹭屿

http://s12/mw690/005O8tC8zy7h7kRMoL95b&690
湘湖东岸——新载的树木有待长高

http://s16/mw690/005O8tC8zy7h7kS6oV11f&690
引鹭桥与鹭屿(下孙遗址)


http://s13/mw690/005O8tC8zy7h7kSgU323c&690
一镜容天阁


http://s13/mw690/005O8tC8zy7h7kRUigA9c&690
东岸的廊亭


http://s5/mw690/005O8tC8zy7h7lBjvCs24&690
水云榭


http://s11/mw690/005O8tC8zy7h7lBu8FI3a&690
美丽的拥凤桥

http://s11/mw690/005O8tC8zy7h7kSo2bU4a&690
美丽的拥凤桥

http://s2/mw690/005O8tC8zy7h7lMglXjd1&690
美丽的拥凤桥

http://s1/mw690/005O8tC8zy7h7kSAaBy40&690
湘浦观鱼

http://s16/mw690/005O8tC8zy7h7kSde4D0f&690
湘浦观鱼


http://s14/mw690/005O8tC8zy7h7kSxhkV6d&690
湘浦观鱼


http://s2/mw690/005O8tC8zy7h7kSHUXv11&690
湘堤卧波


http://s11/mw690/005O8tC8zy7h7kSl4QG4a&690

湖桥拾梦——梦湖桥
宋代诗人苏泂有五绝《湖中》:“湘湖梦不到,今日到湘湖。草木尽春色,山川如画图。”


http://s4/mw690/005O8tC8zy7h7kSFEn913&690
越堤夕照


http://s15/mw690/005O8tC8zy7h7kSQo3Abe&690
跨湖桥

http://s2/mw690/005O8tC8zy7h7n0a2Vr01&690
浣月桥

http://s16/mw690/005O8tC8zy7h7kUQ0Jp9f&690


http://s10/mw690/005O8tC8zy7h7kUsTBD59&690
採莲桥


http://s1/mw690/005O8tC8zy7h7n6wqZO20&690
风荷厅

http://s15/mw690/005O8tC8zy7h7n6Dj4Ofe&690
西施别越


http://s7/mw690/005O8tC8zy7h7nxcueq06&690
祖道亭


http://s8/mw690/005O8tC8zy7h7nxoEPtc7&690
卧虹桥


http://s2/mw690/005O8tC8zy7h7kUAU2Rb1&690

1992年重建的“城山怀古”牌坊——欧阳中石书

此景原为清乾隆湘湖八景中的“越城晚钟”,都是描述越王城山,但城山寺已于清咸丰辛酉年(1861)毁废,所谓的"晚钟"之声已不复存在,现改为“城山怀古”。内侧楹联:

郁郁固陵一任神驰今古,

悠悠越水更容思接瀛寰。

外侧楹联:

文种祝犹存岩壑漫寻薪胆迹,

范蠡谋既遂鹭鸥闲沐苧萝风。


http://s3/mw690/005O8tC8zy7h7kUUJaOd2&690

城山怀古牌坊背面:水流云在

内侧楹联:

虎洞衔悲,方辟就春秋大业;

龟山遗爱,又展开烟水新图。

虎洞即老虎洞,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地方。龟山即北宋杨时,知萧山县时主持修筑湘湖,晚年隐于此,人称龟山先生。 外侧副联:

古垒抹斜阳,岭树幻成兵甲影;

新堤摇细柳,棹歌销尽鼓鼙声。


http://s10/mw690/005O8tC8zy7h7kV53p749&690
饮马槽与拴马桩


http://s4/mw690/005O8tC8zy7h7kUIaRR13&690
重建的越王城点将台

湘湖城山之颠的越王城遗址,为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当年越王句践命范蠡所建的屯兵抗吴的重要军事城堡,“其陵固可守,故谓之固陵”。它见证了“卧薪尝胆”馈鱼退敌传奇故事,距今25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古城墙遗址。明嘉靖《萧山县志》载:城山,去县(萧山县城西)九里。其山中卑四高,宛如城牒,吴王伐越,次查浦,句践保此拒吴,名越王城,又名越王台。前两峰对峙如门,曰马门。石上两窍通泉,围不逾杯,深不盈尺,冬夏不竭,曰佛眼泉;山关有池,曰洗马池,中产嘉鱼。越拒吴,吴意越之乏水,以盐、米来馈,越取双鱼合荅之,逐解围去。”不过也有人说“馈鱼退敌”的故事发生于勾践之父越王允常与吴王阖闾之间。


http://s7/mw690/005O8tC8zy7h7kUQmVwe6&690

越王城石牌楼,楹联为:

保栖水掬固陵月;

振旅舟迎查浦潮。


http://s14/mw690/005O8tC8zy7h7kValoV5d&690

越王馈鱼退敌取鱼处——洗马池

谁能想到,在这山顶竟然还有这一汪水塘,怪不得越王敢在山上屯兵而不怕吴王围困。山顶盆地四周,据考证有越国大夫范蠡所筑的固陵城城垣,基本保存完好,为夯土筑城,是利用原山脊走向依次而建,为越王勾践屯兵拒吴的军事要堡,比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早200多年。明代嘉靖礼部郎中孙学思(字汝贤,号春溪)有《越王城吊古》诗云:

越峤迢迢旧有城,

越王曾此驻行兵

当年霸气全消歇,

此日龛灯复更明

敌国谩论尝胆事,

野台还著卧薪名

至今月黑千峰夜,

似有排空战马声。


http://s7/mw690/005O8tC8zy7h7kVlt8q26&690

越王祠大门

20世纪90年代中期,原萧山市文物局拆去原遗存下来的几间破屋,在原地建起了五开间为主殿的“越王祠”,供奉越王勾践、范蠡和文种三尊塑像供人们凭吊。此处原为“城山寺”,始建于宋代,民国周易藻《萧山湘湖志》曰:“城山寺:在城山岭,一名越王城寺,今废;明代建石蹬五百级,自山下直达寺门;清乾隆、嘉庆年间,寺极兴盛;道光初汤元裕修;咸丰辛酉寺毁;今仅存破屋数间。”城山寺毁于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太平军之手

http://s14/mw690/005O8tC8zy7h7nUwXs99d&690
越王祠大殿——精神万古

http://s10/mw690/005O8tC8zy7h7kViET7b9&690
越王祠大殿君臣同殿——勾践、范蠡、文中塑像



http://s4/mw690/005O8tC8zy7h7kVt8cz93&690
大禹遗烈门楼——七策运筹兴越,廿年雪耻吞吴


http://s5/mw690/005O8tC8zy7h7kV69Ba44&690

重建的钟楼

钟楼原是城山寺配套建筑,后损毁。清乾隆、嘉庆年间,城山寺极为兴盛,每当僧侣晚课鸣钟,低沉的钟声久久回荡于湘湖湖面,令人肃然。这就是清乾隆《湘湖八景》之一的“越城晚钟”。


http://s8/mw690/005O8tC8zy7h7kVq8yrf7&690
越王祠碑亭——碑无文


http://s4/mw690/005O8tC8zy7h7kVBGAb93&690
放生池——据说是原城山寺所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