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欧洋
欧洋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351积分
  • 博客访问:153,574
  • 关注人气:578
  • 获赠金笔:187
  • 赠出金笔:43
  • 荣誉徽章:风云博主兑换图片博主服务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13普通话发音:变调的五种形式

(2018-06-27 08:49:18)
标签:

普通话训练

欧洋

分类: 教程教学
(密码:564307)

           
       音节构成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音节和音节连起来说,有时发生声调和单说时不同的现象,叫做变调。
       最常见的变调是在一组两个第三声的合音节中,须将合音节中领先的第一个音节提升到第二声。举例来说,nǐhǎo (汉语拼音,汉字的意思即:你好),nǐ 与 hǎo 都是原调"第三声",不过合音节第三声的 nǐ 须提升为"第二声" ní,“你好”要念为  níhǎo。
      注;普通话变调的五种情况:
A、上声,即三声变调;
B、“一”“不”变调;
C、轻声变调;
D、儿化音变调;
E、“啊”等助词变调。

一、我们现在就来说第一种,上声,即三声变调的问题:
      
      通话上声音节在单念或处于句尾以及在句中停顿并没后音节影响,即可读原调。在其它情况下,一般要作变调处理,具体分为:
1.上声 非上声=半上 非上声(211 非上声)
如:首都、火车、老师、祖国、品尝、海洋、法律、小麦、美术等等。
2.上声 上声=阳平 上声(35 214)
如:保险、党委、老板、鼓舞、永远、口语北海、首长、母语、小姐。
3.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如果后面没有其它音节和语气词,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变调。
(1)、双音节 单音节(“双单格”结构)。前两个变阳平。
如:演讲稿、跑马场、展览馆、水彩笔、蒙古语、古典舞、往北走、草稿纸。
(2)、单音节 双音节(“单双格”结构)。前一个变半上211,第二个变阳平35。
如:史小姐、党小组、好小伙、跑百米、纸老虎、李厂长、老保姆、冷处理。
(3)、单音节 单音节 单音节(“单三格”结构),前面两个变阳平35,后面一个依然是上声214。
如:软懒散、稳准狠。
(4)、更多上声音节相连时,按语意与若干二字组成三字组,然后按以上变调规律处理,停顿之前的音节都半上声211,最后音节读完整。
如:岂有 / 此理。
请你 / 给我 / 打点儿 / 洗脸水。
手表厂 / 有五种 /好产品。

二、接着我们说说第二种,“一”“不”的变调。
“一”:本调为阴平一声高平调,调值55,在单念或在句尾念本调即阴平。
“不”:本调为去声四声全降调,调值51。在单念或在非去声音节处念本调四声。如:不吃,不写,不打等等。在去声四声音节全降调处念二声阳平。如:不去,不愿,不爱等等。句尾和夹在动词中间念轻声。如去不去。打不打等等。
1.“一”“不”在去声字前念阳平(调值为35)
如:一致、一再、一定、一律、一瞬、一共、一带、一向、一道、一并。
不看、不学、不怕、不跳、不要、不叫、不去、不便、不必、不定。
2.“一”在非去声字前念去声(调值为51)。
如:一早、一晚、一朝、一夕、一心、一生、一直、一瞥、一览、一连、一些、一体、一瓶。
3.“一”“不”夹在动词当中念轻声。
如:走一走、看一看、写一写、想一想、读一读、试一试、说一说。
买不买、来不来、让不让、要不要、吃不吃、相不想、去不去。

三、轻声
     普通话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它自己独立的声调。但是在语流中,一些词或句子中的音节就会发生音变,其整个音节弱化,失去了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了一个又短又轻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轻声主要体现在音长和音强上。发音时,力度较小,音强比较弱且音长短。轻声音节一般处在词的中间或其他音节的后面,不会出现在词或句子的开头音节中。
如:玻璃、桌子、舌头、聪明、喜欢等词语里的第二个音节就是轻声音节。
    
1.语气助词“吧、呢、啊”等。如:吃吧、走吗、去呢、跑啊等等。
2.结构助词:“的、地、得”如:我的书、慢慢地走、跑得很快等等。
3.动态助词:“了、着、过”。如:走了、看着、去过。
4.名词的后缀:“们、子、头”。如你们、房子、石头。
5.名词后面表示方位的:“上、下、里”。如:桌上、地下、院里。
6.单音节动词重叠式的第二个音节。如:看看、说说、问问。
7.作宾语的人称代词:“我、你、他”如:找我、请你、麻烦他。
8.有的轻声音节和非轻声音节构成对比区别意义。
如:买卖:一指生意;二指买和卖。
地道:一指纯粹、真正;二指地下通道。
大意:一指疏忽,没有注意;二指主要的意思。
东西:一指各种事物;二指东面与西面。
言语:一指所说的话;二指开口,招呼。
运气:一指一种锻炼的方法。二指运气、幸运。

四.儿化音:
北京语言里读“儿”的可分为两类:
       一类有具体意义,独立构成音节。如:儿童。
       另一类没有具体意义,也不能独立构成音节。如:花儿、遛弯儿、馅儿饼等。我们常说的“儿化”就是指的后面这一种。
         er与前面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个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我们将这种音变现象叫做儿化。
           加儿化韵尾就只是加一个卷舌动作,不是把儿化韵拆开来读。应该把儿化韵作为一个韵母来读,即到最后的韵尾处,把舌尖轻轻地卷起。例如“花儿”(huar)不能读成hua—er.
儿化规律:
1、韵腹或韵尾是a、o、e、u 的不变加r。
如:牙刷儿(shur)、手套儿(tàor)、单个儿(gèr)、小偷儿(tur)等等。
2、尾音是i 、n,丢去i或n、加r。
如:宝贝儿(bèr)、心眼儿(yr)等等。
3、尾音是ng,丢去ng加鼻化的r。(ing除外)。
如:沙瓤儿(rr)、胡同儿(tór)、门缝儿(fèr)等等。
4、韵母是i、ü,不变,加er 。
如:猪蹄儿(tíer)、金鱼儿(yúer)等等。
5、韵母是-i,丢去i  加er。
如:松子儿(zr)、粉丝儿(sr)、亲侄儿(zhér)、小事儿(shèr)等等。
6、韵母是ui、in、un、丢去i 或n,加 er。 
如:麦穗儿(sùer)、树林儿(líer)、飞轮儿(lúer)等等。
7.韵母是ing,丢去韵尾,加鼻化的er。
如:电影(yer)、打鸣儿(míer)等等。

五、语气词“啊”的变调规律:
阴平:啊,好好干! 阳平:啊,你怎么这样干! 去声:啊,我明白了。
  A.前一音节结尾的是a、o、(ao、iao除外)、e、、i、时读ya。
  例:(1)我说的就是他啊。(2)你快说啊。(3)很难打破啊。
  B.前一音节收尾是u时包括ao、iao时,读wa。
  例:(1)生活多美好啊!(2)谁在打鼓啊?
  C.前一音节收尾是n时,读na。
  例:(1)军民一家人啊。(2)怎么办啊?
  D.前一音节收尾是ng时,读成nga。
  例:(1)大家一起唱啊!(2)下午劳动啊!
  E.前一音节收尾是-i、r、er时,读ra。
  例:(1)你先吃啊!(2)今天是节日啊!
       F.前收尾音是-i(舌尖前特殊元音)时,读za。
  例:(1)你教我写字啊?(2)今天星期四啊!

PS:“啊”字的变调小结:
 前尾音素是a、o、e、i结尾的,加y成为ya;
剩下的把前一音节的最后一个音素做为下一个音素的声母。 
  
绕口令: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
喝了两口儿运运气儿,
顺手儿拿起小唱本儿,
唱一曲儿,又一曲儿,
练完了嗓子我练嘴皮儿,
绕口令儿,练字音儿,
还有单弦牌子曲儿,
小快板儿,大鼓词儿,
越说越唱我越带劲儿。

郑重申明:
一.此套教程是经过本人裁剪合并过的(如果想听原版的朋友,可以到喜马拉雅APP搜索《然哥普通话》)。
二.此套课程只能用于自己学习参考,未经原作者允许不得做其他用途,尤其是不得做商业用途,也不得作为教学使用(对他人授课)。
三.版权归原作者(马然)所有。

阅读(6489)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