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秦始皇为何会寻仙?

标签:
秦始皇为何会寻仙?欧扬杂谈 |
分类: 历史/杂文 |

在浩瀚的历史中收集寻找,多数人会发现在封神演义之前,也就是从黄帝到商的这个阶段,我们的祖先文明有多次断代,要不是天灾洪水,要不战争,比如说颛顼帝因为洪水死而复苏,蛇化为鱼,比如说尧之时洪水涛天,比如说大禹治水等等。
在这些历史线索中,似乎就没有看到修行者的身影,唯一可以推测的就是假如禹的各种传说是真的,那么禹还能算是一个修行者,而且修行的层次还不低,之后就一直到太公望的出现,笔者也只是通过太公望的生平去推演出他有修行的传承,但是太公望自己并没有公开过师承。
是封神演义这部小说帮他公开了有一个师承关系,封神之后,西周,东周,似乎仙人们就再无出世,一直到秦的时候,仙人们再一次不情愿的进入到人们的视野里。
后人总把始皇帝想象成一个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满脑子浆糊和迷信的人,这样的人能一统天下,笔者是不信的,笔者更愿意相信现代人满脑子浆糊和迷信可能性更大。以当时大秦帝国的战力结构,社会结构以及谋略,可以说始皇帝是一个很严谨的人,试问一个作风严谨的人自己没有亲眼见识过仙人,会去求仙吗?
历史上相关记载并不是没有,始皇帝结识过羽人,无论这个羽人是外星人还是什么未知生物,但是他是亲自见过的,而且当时也有UFO的记载,最神秘的是两处,一是讲始皇帝曾亲自看过所谓仙人的尸体,二是讲始皇帝有一次偶然看见海市蜃楼,其中仙人们的生活状态清晰无比,描述他们可以在山中飞行,拿任何物品都像绝地武士那样手一招就飞来,而且还有仙女,仙童在其间,这尼玛完全就是一个历史上真眼所见的一个架空修真世界。
在中国的上古历史神话中有两个神话体系,一个是昆仑神话体系,这个是上古大神的世界,不细讲,另一个是蓬莱神话体系,这个就是上古仙人的世界,据传说是在海外五仙岛,而到了秦的时候,就只剩下三仙岛了。
只是很可惜的是始皇帝找来的所谓成名的方士,实则是都没什么仙缘的,也就是与修行体系完全无干的人,只是他们大约从一些记载中找到一些线索而已,因此仅凭这个就相信了徐福,结果他反而只领了几千男女去开荒,就成了历史上最大的笑话之一。
不过从这些线索中我们可以找出两个重要的点,一是始皇帝是亲自接见过羽人的,这些羽人乘坐的是一种先进的潜艇,可见其种类是攀科技的,羽人有可能是长翅膀的人,有可能是衣服像羽毛的人,也有可能是可以飞的人,总之始皇帝接见这种人后,问一下有没有仙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吗?所以始皇帝不仅亲自论证,还亲眼见到过。
二是,徐福一流的方士们通过记载,全都指向在海外仙岛有一种能起死回生的草,在海外仙岛有仙人居于其中,所以将求长生不老的课题都不约而同的指向海外。
那么海外仙岛和昆仑有什么关系呢?昆仑神话非常古老,而蓬莱神话出现则较晚,两者之间有一些隐秘的联系,或者说这种联系就是上古大神与上古仙人之间的联系。
山海经中记载,禹掘昆仑墟其下曾城九重,也就是在禹的时代只剩下昆仑墟了,虽然昆仑的记载只有一处,但昆仑墟就有很多处,昆仑也许并不止一处,而是上古大神所建的城市的一种统称。
那么按照上古仙人的传说,仙人是由劫后余生的人,偶然得到上古大神遗留的玉碟中的知识修炼成仙的,那么这个偶然得到玉碟的地方,可以猜测就是昆仑墟。
这与海外仙岛有什么关系呢?还记得前文提到的黄帝所食的红果吗?身体很轻,可以作短时间的飞行,当然黄帝是人类首领的统称,所以这个吃红果的黄帝未必就是战蚩尤的黄帝,这个概念一定要明确,因此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山海经里记载的那个黄帝与海外仙岛飞行的仙人,是有共同特点的。
与此同时又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让笔者注意,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封神演义这本小说里,无论玉虚还是碧游,都很少提到仙果,仙露,而且就算有,也只是极少的提及,而西游记里,在天庭之上都并不是随处有仙果,仙露,它们只存在一个地方,叫瑶池,而这个瑶池就是被神化了的蓬莱岛或其他海外仙岛的情况。
那么也就是说封神里的山人,他们生活在大陆山里,也许有极少量的仙果仙露,但都需要凭借所谓机缘,而蓬莱岛上应该是仍然保留着山海经里黄帝时期的生物状态,所以天然生有各种仙果,仙露,因此那上面修行的人起点非常高,和封神里的山人完全不是一个路数,或者说蓬莱岛上也许就是上古仙人的传人,或者他们本身就是劫后余生的上古仙人。
不过很可惜的是,关于仙人的踪迹,自秦之后再无相关记载,后世也有很多求仙者向海外探索,不过都无功而返,但是在汉之后,神仙这个大地上的修仙系统却快速的成长并成熟起来了。
如今海外仙岛全都沉没,有可能那里的仙人们都早就飞升了,也有可能没有成仙,全都沉入海底变成海底仙人了,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