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为什么历代开国皇帝都对功臣大开杀戒,而不学习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2017-12-23 17:52:16)
标签:

历史

欧扬

分类: 历史/杂文
历史:为什么历代开国皇帝都对功臣大开杀戒,而不学习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这就要说到赵匡胤为何能够杯酒释兵权了。

在后人眼中,赵匡胤仿佛只是简单请麾下武将们吃了一顿饭,给大家说了一番甜言蜜语,于是众位剽悍的武将们就一个个乖乖交出了兵权。

事实上根本不是那回事。

赵匡胤之所以能够成功削夺武将兵权,避免大规模流血冲突,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赵匡胤与麾下武将名分早定。

名分是非常重要的。许多的开国之君之所以要大杀功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昔日的那些功臣和他曾经是兄弟相称,或者是平起平坐的诸侯。对于某人当了皇帝,其他诸侯非常不服气,于是,争夺在所难免。

可是,赵匡胤与麾下武将不同。追随赵匡胤起兵的核心武将基本都是赵匡胤从小兵级别一手提拔起来,然后成为禁军统率的。赵匡胤虽然也用兄弟情谊笼络他们,但是,从很早开始,他们就是明确的上下级关系。

因此,在陈桥兵变前后,赵匡胤的命令都能够得到非常彻底的执行。

其二、赵匡胤对禁军的掌握非常有力。

别看赵匡胤手下有那么多大将,其实,真正掌握禁军大权的是赵匡胤本人。因为殿前司高层几乎都是赵匡胤一手提拔的将领,并且赵匡胤本人能征惯战,多次冲杀在第一线,所以,赵匡胤在禁军中的地位之高,无人可以相比。

这也是当赵匡胤吩咐众位武将交出兵权时,没有一人胆敢反对的真正原因。一个空架子君主是不可能做到杯酒释兵权的。

其三、赵匡胤对免去军权的部下极好,给钱给权。

虽然说杯酒释兵权,但是,赵匡胤对那些追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并非是一棒子打死,而是提出让他们交出禁军(中央军)大权,然后到地方担任节度使。在地方上他那些老部下有钱有权,日子过得很逍遥。

随着赵匡胤权力日渐稳固,不单掌控了禁军,连各地的节度使也大都被他替换。渐渐的,节度使的财政权、军事权逐渐被剥夺。最终,被北宋的节度使成为一个虚职。

赵匡胤之所以能够跳出诸多开国之君滥杀功臣的恶性循环,是实力使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