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功和瑜伽的机理

标签:
气功智瑜伽力瑜伽禅定欧扬 |
分类: 教程教学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瑜珈的机理
瑜伽是古印度人发明的一种自我控制形式。而这种形式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为力瑜伽,是姿态控制的形式;而另一类为智瑜伽,是思维控制的形式。对二者的分析如下。
1.力瑜伽的所谓姿态控制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姿态不变,而这些姿态都是做起来比较困难的姿态,要保持这些姿态则需要加强思维中枢对骨骼肌和情绪的控制,其中一些姿态由于导致组织受到挤压或牵拉而产生疼痛,其效果是局部的损伤和较大的疼痛能够激发神经中枢的兴奋度,从而使神经中枢对生理活动和生理结构的调控加强,就像刮痧和拔罐一样是损伤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体恢复健康;而有一些姿态又要导致付出力量和消耗能量,其效果是加快新陈代谢和细胞的新旧更替,就像慢跑一样是耗能锻炼,也能够起到健身作用。那么总体而言,力瑜伽的锻炼可以健身和提高思维神经中枢控制骨骼肌及情绪的能力。因而,一般人以力瑜伽健身,而舞蹈和杂技演员则以力瑜伽为基本功。
2.智瑜伽的思维控制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姿态和主意识的内容不变,而这些主意识要么是图象要么是语言,其保持的过程就是瑜伽中的冥想,也叫观想或持咒。而观想和持咒的目的是,排斥感觉信号进入思维中枢并激发出与主意识相关的潜意识活动和情绪活动。而且要保持这种潜意识活动和情绪活动不能够改变主意识的内容,其潜意识也不能转变为主意识,否则潜意识活动就会受到感觉信号的干扰而终止。
由于智瑜伽的潜意识活动是相对自由的而且能够被记忆控制中枢记录下来,因而这种潜意识活动也就成为人的幻觉体验,那么追求这种幻觉体验也就成为练智瑜伽的一个目的。而练智瑜伽的另一个目的则是进入休眠状态。
从根本上来讲,练智瑜伽的目的也是要提高人体思维中枢的控制力,也就是所谓的意志力或者叫做定力。而这样一来,力瑜伽的修炼也就成为智瑜伽修炼的基础。
二、禅定的机理
禅定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炼形式,而这种形式也就是瑜伽中的智瑜伽,其中禅定中的禅是觉悟的意思,就相当于智瑜伽中的幻觉体验,只不过这种幻觉体验是佛教性的宗教体验,是由坐禅中的佛教性冥想决定的。而禅定中的定则相当于智瑜伽中的休眠。只不过,禅宗的佛教性冥想不是一种直接的观想或持咒而是保持盘坐姿态的意识活动,其形式虽然也是追求所谓的入静,但由于其目标是觉悟佛理,所以这样的入静也会引发觉悟佛理的潜意识活动而导致幻觉的发生。
很多宗教都有坐禅的修炼形式,但由于坐禅的目的和坐禅时的冥想内容不同,也就有不同的宗教体验,而休眠态却是没有差别的。
三、涅盘的机理
涅盘是佛教信徒的一种死亡形式,是由人体思维中枢控制人体生理活动停止的过程。其机理说明如下。
1.人体情绪神经中枢所能产生的情绪信号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舒适性的情绪,其中包括,喜悦、快乐、幸福、感激的情绪;而另一类为痛苦性的情绪,其中包括,烦恼、忧虑、焦急、羡慕、嫉妒、憎恨、恐惧、悲哀的情绪。而这两类情绪中属于同一类的情绪可以同时存在于情绪中枢内并输出各自的信号,而不同类的情绪同时存在于情绪中枢内则会发生结抗,并最终表现为一种情绪信号输出或没有情绪信号输出。例如,喜悦可以与感激同时存在,却不能与悲哀或恐惧同时存在。
2.人体思维中枢控制情绪中枢产生的悲哀情绪信号可以直接使得植物神经中枢中枢的兴奋度降低,但这种降低的幅度是非常有限的,因而这种植物神经中枢中枢兴奋度的降低并不能导致人体进入休眠。其悲哀情绪之所以能够导致人体休眠的根本原因是,悲哀情绪信号作用于植物神经中枢后可导致植物神经中枢控制多种腺体减少分泌量,从而导致多种激素在人体中的浓度降低,而这种激素浓度的降低幅度又可以比较大,其中尤以肾上腺激素的浓度降低明显,所以,悲哀情绪的逐渐加深,最终将导致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放慢,而使得人体进入休眠状态。
3.人体在进入休眠的过程中,由于生理活动的减弱也就导致感觉神经末梢上传的信号减弱,而这种变化就能够直接引起情绪神经中枢产生恐惧的情绪。而恐惧情绪信号作用于植物神经中枢后,则导致植物神经中枢的兴奋度提高及多种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其中尤以肾上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明显。而随着休眠程度的加深,恐惧情绪信号的强度也就会随之加大。当这种恐惧情绪信号对植物神经中枢的作用与引起休眠的悲哀情绪信号对植物神经中枢的作用相平衡时,人体的休眠程度也就不再加深,从而使人体的生理活动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而不至于人体的重要生理活动停止,及导致死亡。
4.人体在进入休眠的过程中,思维神经中枢与情绪神经中枢的活动也同样会由于多种激素的分泌量减少而放慢及减弱,但由于思维神经中枢与情绪神经中枢本身还储存有足够的能量及自身的活动激励,也就不会像睡眠那样停止主动调控的正常工作,而能够主动改变自身活动的内容。
如果在休眠状态下,思维神经中枢改变冥想的内容而使得情绪中枢产生恐惧的情绪,则这种恐惧的情绪与原有的恐惧情绪合在一起就能够使得人体从休眠态回到正常态。而如果在休眠状态下,思维神经中枢改变冥想的内容而使得情绪中枢产生喜悦的情绪,则这种喜悦的情绪与原有的恐惧情绪、悲哀情绪就会在情绪中枢内发生结抗,而可能导致情绪神经中枢发出的情绪信号紊乱,而一旦这种情况出现,由于此时人体生理活动处于低水平上,一些重要器官,如心脏、肺的活动惯性及储备能量都很小,因而紊乱的情绪信号作用于植物神经中枢后就会导致心脏停止跳动或肺呼吸停止,从而导致人体死亡。而这样的死亡就是由思维神经中枢直接控制发生的,也就是所谓的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