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190:申公豹为何能说动殷洪?
(2017-06-12 19:47:55)
标签:
封神欧扬 |
分类: 封神新解 |
下山之后,殷洪借遁术来到了二龙山。在二龙山,殷洪收服了庞弘、刘甫、苟章、毕环等四位大将。
殷洪武艺平平,并非庞弘等人对手。仗着手中拥有超强法宝阴阳镜,殷洪连续照晕三人,最后一位叫毕环的见势不妙,急忙跪地求饶,恳请仙长饶恕几人性命。
殷洪下山之后,一心想扩充势力,见四人勇悍,麾下有不少兵马,就起了收服之心。
他告诉毕环:“吾非仙长,乃纣王殿下殷洪是也。”
像金吒、木吒、韦陀等人下山,向他人介绍自己,都会说自己是什么山什么洞某位高人的弟子。在他们心中,自己的真正身份是修道者,是阐教嫡系门人。
可是,殷洪一口否定自己修道者的身份,反倒强调在凡间的出身——纣王殿下殷洪。
从此可见,在殷洪心中,最在意的身份还是商朝的二殿下,云霄洞赤精子弟子的身份,可以忽略不计。
听了殷洪介绍,毕环立刻下跪,口称千岁。其他三人醒后,跳起来还要和殷洪拼命,等毕环告诉他们殷洪是殿下,三人立刻不打了,不但倒身下拜,还表态要率领二龙山全部兵马,跟随殷洪打天下。
四人为何一听到殷洪的身份,就抛下仇恨,不顾羞耻地跟随殷洪?
原因很简单,殷洪身份高贵,跟着他混有肉吃!
这就像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和其他大老粗,一听到刘备是汉室宗亲,就立刻下拜磕头是一个道理。
刘备只是一个编草席的没落皇孙,殷洪却是正牌的二殿下。在二龙山打家劫舍有啥前途?
事实上庞弘、毕环等人的选择真的没错。虽然他们最后都被杀了,却因此被都被封为神。他们原本不过是一群土匪,能够被封神,确实就是沾了殷洪的光!
今人常宣扬人人平等的观念,其实,人一出生就注定了不平等。一国殿下与山野盗匪怎么能平等?
殷洪虽然被纣王抛弃,虽然很恨自己父亲,但是,在骨子里,殷洪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商朝二殿下。
只因没有这个身份,殷洪就是普通人一个,可有了这个身份,殷洪顿时就成了万人敬仰的人上人。
如果说,二龙山四将对殷洪的尊崇,让殷洪意识到商朝二殿下身份的贵重,从而对师父赤精子灌输的种种观念,产生了一丝怀疑,一丝松动。那么,在与申公豹一番交谈后,坚持了二十年的保周伐纣的信念就彻底崩塌,一直潜藏在殷洪心底深处的“恶魔”窜了出来!
申公豹是如何劝说殷洪的呢?
申公豹与殷洪一番客套后,询问殷洪去向。殷洪说:“奉师命往西岐,助武王伐纣。”
我们细品此句,可以发现,殷洪强调自己前往西岐是遵从师父命令,言下之意,此举并非本意。
申公豹何等精明人物,他立刻发现了殷洪心中的犹疑。
申公豹先是端正脸色,询问殷洪,纣王是你什么人。殷洪说,是我父亲。
申公豹大喝一声说:“世间岂有子助他人,反伐父亲之理!”
殷洪和之前面对庞弘一样,搬出老师赤精子的训导:“纣王无道,天下叛之。今以天之所顺,行天之罚,天必顺之;虽有孝子慈孙,不能改其愆尤。”
申公豹听了却哈哈大笑,嘲讽殷洪愚昧,他说:“你乃成汤苗裔,虽纣王无道,无子伐父之理。况百年之后,谁为继嗣之人?”
申公豹这番话犹如重锤打在殷洪心中。
殷洪立身的根本就是商朝殿下。若是推翻了纣王,那商朝天下就完了。他商朝殿下的身份也就完了。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何况,就算纣王对殷洪不好,但那属于家务事。一切好商量。这商朝的天下必须保,这朝歌的天子必须殷家人来做。
申公豹提醒殷洪,一旦纣王驾崩,那殷洪就有机会成为商朝天子。如今帮着武王伐纣,不是自毁前程,自毁江山吗?
申公豹见殷洪默默不语,知道自己一番话已经说动了殷洪,于是劝殷洪前往西岐,与苏护合兵一处,共同讨伐姜子牙。
殷洪提出,苏护乃是自己杀母仇人妲己的父亲,自己绝不能和仇人之父合作。
申公豹再次大笑说:“怪人须在腹,相见有何妨。’你成了天下,任你将他怎麽去报母之恨,何必在一时自失机会。”
这申公豹确实厉害,一句话就能道出对方最渴望的是什么。
申公豹为何能说动殷洪?不是靠什么父子情谊,而是给了殷洪一个希望!
此前,殷洪想的,是如何杀掉妲己,为母报仇。经申公豹提醒,殷洪确立了一个新目标:夺取商朝天子之位!
身为商朝嫡系王子,这才是殷洪应该有也必须有的伟大理想。
为了这个伟大理想,殷洪可以忍气吞声和妲己之父合作,可以暂时放下对父亲的仇恨,可以背叛教导他二十年的师父!
原著作者叹息说:“堪恨申公多饶舌,殷洪难免这灾迍。”乍一看,仿佛殷洪叛变都怪申公豹,其实,结合前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殷洪从来都没有想过和商朝决裂。申公豹一番话,只不过点醒了殷洪,让迷茫的殷洪看清了保周伐纣的利与弊。
赤精子为何让殷洪保周伐纣?因为他觉得只有如此,才能让徒弟的利益最大化,才能保住成汤一脉。但是,经申公豹劝说,殷洪却觉得,唯有保住商朝,灭掉西岐,才符合他的根本利益。
最终,殷洪选择了商朝,背叛了师门,其实这正是人人趋利的本性使然!
殷洪武艺平平,并非庞弘等人对手。仗着手中拥有超强法宝阴阳镜,殷洪连续照晕三人,最后一位叫毕环的见势不妙,急忙跪地求饶,恳请仙长饶恕几人性命。
殷洪下山之后,一心想扩充势力,见四人勇悍,麾下有不少兵马,就起了收服之心。
他告诉毕环:“吾非仙长,乃纣王殿下殷洪是也。”
像金吒、木吒、韦陀等人下山,向他人介绍自己,都会说自己是什么山什么洞某位高人的弟子。在他们心中,自己的真正身份是修道者,是阐教嫡系门人。
可是,殷洪一口否定自己修道者的身份,反倒强调在凡间的出身——纣王殿下殷洪。
从此可见,在殷洪心中,最在意的身份还是商朝的二殿下,云霄洞赤精子弟子的身份,可以忽略不计。
听了殷洪介绍,毕环立刻下跪,口称千岁。其他三人醒后,跳起来还要和殷洪拼命,等毕环告诉他们殷洪是殿下,三人立刻不打了,不但倒身下拜,还表态要率领二龙山全部兵马,跟随殷洪打天下。
四人为何一听到殷洪的身份,就抛下仇恨,不顾羞耻地跟随殷洪?
原因很简单,殷洪身份高贵,跟着他混有肉吃!
这就像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和其他大老粗,一听到刘备是汉室宗亲,就立刻下拜磕头是一个道理。
刘备只是一个编草席的没落皇孙,殷洪却是正牌的二殿下。在二龙山打家劫舍有啥前途?
事实上庞弘、毕环等人的选择真的没错。虽然他们最后都被杀了,却因此被都被封为神。他们原本不过是一群土匪,能够被封神,确实就是沾了殷洪的光!
今人常宣扬人人平等的观念,其实,人一出生就注定了不平等。一国殿下与山野盗匪怎么能平等?
殷洪虽然被纣王抛弃,虽然很恨自己父亲,但是,在骨子里,殷洪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商朝二殿下。
只因没有这个身份,殷洪就是普通人一个,可有了这个身份,殷洪顿时就成了万人敬仰的人上人。
如果说,二龙山四将对殷洪的尊崇,让殷洪意识到商朝二殿下身份的贵重,从而对师父赤精子灌输的种种观念,产生了一丝怀疑,一丝松动。那么,在与申公豹一番交谈后,坚持了二十年的保周伐纣的信念就彻底崩塌,一直潜藏在殷洪心底深处的“恶魔”窜了出来!
申公豹是如何劝说殷洪的呢?
申公豹与殷洪一番客套后,询问殷洪去向。殷洪说:“奉师命往西岐,助武王伐纣。”
我们细品此句,可以发现,殷洪强调自己前往西岐是遵从师父命令,言下之意,此举并非本意。
申公豹何等精明人物,他立刻发现了殷洪心中的犹疑。
申公豹先是端正脸色,询问殷洪,纣王是你什么人。殷洪说,是我父亲。
申公豹大喝一声说:“世间岂有子助他人,反伐父亲之理!”
殷洪和之前面对庞弘一样,搬出老师赤精子的训导:“纣王无道,天下叛之。今以天之所顺,行天之罚,天必顺之;虽有孝子慈孙,不能改其愆尤。”
申公豹听了却哈哈大笑,嘲讽殷洪愚昧,他说:“你乃成汤苗裔,虽纣王无道,无子伐父之理。况百年之后,谁为继嗣之人?”
申公豹这番话犹如重锤打在殷洪心中。
殷洪立身的根本就是商朝殿下。若是推翻了纣王,那商朝天下就完了。他商朝殿下的身份也就完了。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何况,就算纣王对殷洪不好,但那属于家务事。一切好商量。这商朝的天下必须保,这朝歌的天子必须殷家人来做。
申公豹提醒殷洪,一旦纣王驾崩,那殷洪就有机会成为商朝天子。如今帮着武王伐纣,不是自毁前程,自毁江山吗?
申公豹见殷洪默默不语,知道自己一番话已经说动了殷洪,于是劝殷洪前往西岐,与苏护合兵一处,共同讨伐姜子牙。
殷洪提出,苏护乃是自己杀母仇人妲己的父亲,自己绝不能和仇人之父合作。
申公豹再次大笑说:“怪人须在腹,相见有何妨。’你成了天下,任你将他怎麽去报母之恨,何必在一时自失机会。”
这申公豹确实厉害,一句话就能道出对方最渴望的是什么。
申公豹为何能说动殷洪?不是靠什么父子情谊,而是给了殷洪一个希望!
此前,殷洪想的,是如何杀掉妲己,为母报仇。经申公豹提醒,殷洪确立了一个新目标:夺取商朝天子之位!
为了这个伟大理想,殷洪可以忍气吞声和妲己之父合作,可以暂时放下对父亲的仇恨,可以背叛教导他二十年的师父!
原著作者叹息说:“堪恨申公多饶舌,殷洪难免这灾迍。”乍一看,仿佛殷洪叛变都怪申公豹,其实,结合前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殷洪从来都没有想过和商朝决裂。申公豹一番话,只不过点醒了殷洪,让迷茫的殷洪看清了保周伐纣的利与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