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230:袁术为何放虎归山助孙策出兵江东?

(2017-06-06 21:06:35)
标签:

三国

欧扬

杂谈

分类: 三国新解
孙策在江都的频繁活动,很快就引起了徐州牧陶谦的注意。
  在正史中陶谦有两副面孔,一副是残害名士,导致徐州混乱的奸贼;一副是施行仁义,安定徐州二十年的贤臣。其实两种面目并不矛盾。陶谦在徐州的十来年,在安抚百姓上面确实做出了不少业绩,在自己病危之时,也确实主动把徐州牧的职位交给了外来的刘备,在各路诸侯都把大汉的江山看成自家的自留地的年代,陶谦此举已经很是难得。但是,陶谦的仁德是分对象的,对于那些威胁到徐州安危,威胁到自己徐州牧地位的危险分子,陶谦常常毫不手软,严厉打压,甚至是大搞屠杀。
  而孙策,就是陶谦讨厌的一个人。
  孙策是破虏将军孙坚的长子,手下有一批忠实的家臣,而孙策又和袁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加上其舅父吴景,担任扬州的丹阳郡太守,这一切都让陶谦无法放心。于是陶谦开始抓捕孙策,孙策在江都住不牢靠只能把自己的母亲和弟弟暂时托付给张纮,自己先逃到了丹阳舅舅那里。一旦安定之后,就派遣忠实粉丝吕范返回江都接回母亲。吕范比较背,在江都还被陶谦的人给抓到了,幸亏吕范的仆从中有几个武艺高强的人,把吕范从监狱当中给救了出来,一家人到丹阳回合。
  见到舅舅吴景之后,向舅舅说明了自己的心意。吴景有些疑虑,他这个丹阳太守也并非朝廷任命的,而是袁术的私人官吏。孙策在自己的地盘招兵买马,自己当然愿意帮忙,可是万一袁术知道了怎么办呢?于是,吴景就告诉孙策,最好还是要禀告袁术,取得袁术的许可,再招兵买马。何况孙坚还有一千来人的老部队还在袁术的手下,如果能够把这只队伍拉起来,那也算不错。
  于是,孙策前往寿春拜见袁术。孙策很会演戏,一见袁术边说边就流眼泪。孙策说自己的父亲当年从长沙骑兵征讨董卓,和明公一起在南阳相会,同盟结好。可是很不幸半路上遭遇不测,没有完成大业就死去了。孙策首先以情动人,和袁术叙叙旧,希望用父亲和袁术的旧情打动袁术。孙策强调了相会南阳的事情,其实话里有话。当初的南阳本是孙策从南阳太守张咨手中夺取,然后赠送给了袁术的。可以说,孙坚乃是袁术大业的第一功臣。并且,孙策强调,两个人本并非真正的君臣关系,而是同盟,只是同盟中又非常亲近罢了。这就为后来孙策提出要求埋下伏笔。
  听到孙策叙旧情,袁术自然频频点头。孙策继续说:“我感念先父,希望能够以自己的力量给父亲报仇,希望明公了解我的诚心。”孙策没有明言,但言下之意就是说,请你把父亲的兵马还给我,你不为我的父亲报仇,我自己去报仇。袁术听后很是奇怪,孙策小小年纪,竟然就有如此心思。但是孙策越是这么了不起,袁术越是不能把孙坚的旧部交还给孙策。
  袁术虽然在打仗方面是草包,但是在官场争斗方面还是一把老手,当年的孙坚不就被袁术吃的死死地,打洛阳的时候,让孙坚退兵就退兵;袁绍进攻鲁阳,要孙坚守鲁阳就去守鲁阳;后来袁术看刘表不顺眼,就派孙坚去咬刘表。没想到刘表这块骨头太硬,倒把孙坚这只藏獒给噎死了。
  袁术不肯交还兵马,可是也要给孙策一个交代。袁术就说:“我和你家的关系确实很不错。所以我才会用你的舅父做丹阳太守,你的伯父孙阳说丹阳都尉嘛。丹阳那个地方,可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以自己回去招募一些兵马,一样可以为父亲报仇嘛。”听到袁术如此说,孙策很是恼火,可是退而求其次,袁术也算是答应了自己,可以独自招兵买马了。
  按照孙策的想法,本以为只要自己把江东孙家的大旗一竖,立刻就有三五万人马聚集,然后就是挥师南下,平定江东,扫平荆州。可没想到现实总是这么残酷,身在乱世,名义道德不如一块大饼实在。孙策虽然有舅舅吴景的支持,有扬州之主袁术的许可,可是要单靠私人的力量武装起一只部队,谈何容易。何况丹阳虽然出精兵,可是天下战乱纷扰,正史中有记载的,就有曹操从丹阳征兵四五千,陶谦给了刘备丹阳兵三千,丹阳本不过是一个郡,却有数万军队在各地征战。孙策想尽办法,也不过征召了两三百人。看着这一点人马,孙策有点想哭。
  孙策有了几百人之后,就想南下,前往秣陵、吴郡。当时的扬州有两股势力,一股是盘踞在江淮之间,以寿春为中心的袁术势力,一股是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驻扎在曲阿的刘繇势力,刘繇。要想平定江东,就必须消灭刘繇。而孙策的舅父吴景所在的丹阳郡,刚好在对抗刘繇的第一线。
  听闻孙策集结了几百人,气势汹汹的想要平定江东,刘繇心中暗笑。刘繇也没有出动兵马,只是命人送了一些钱财,给盘踞在泾县的盗贼首领祖郎,命令祖郎截击孙策。祖郎本着有钱就是爹的原则,很是听话,在孙策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以数倍于孙策的优势兵力大破孙策。加上孙策召集的这点人马,本就疏于训练,一看到大部队来临,匆匆逃散,幸亏有几位忠实部属拼命护卫,孙策本人才逃过一劫。可是初次召集的部队,却血本无归,打了水漂。
  人也没有了,钱也没有了,孙策只能回过头来再去求袁术。袁术第一次没答应孙策,第二次倒是答应了。这是为什么呢?
  在《江表传》中记载,孙策告诉袁术,自己的家久在江东,在当地颇有名望。现在我是帮助舅父吴景征讨刘繇,一旦刘繇攻破,那么就可以回到吴郡。那么自己立刻就可以召集到三万人马,那样的话,“以佐明使君匡济汉室”,就可以帮助明公“匡扶汉室”,成就大业啦。孙策给袁术大灌迷魂汤,告诉袁术,你现在借给我一千人,是有着丰厚的回报的。我以后将会带领三万人回来帮助你打天下。何况,那一千人本就是孙策父亲孙坚的兵马呢?
  可是,袁术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等到孙策你真的打下了几座城池,还有了三万人马的时候,还会那么乖乖听话,做袁术的手下将领吗?不过,袁术想到当时刘繇占据曲阿,王朗盘踞会稽,而严白虎在吴郡,那都是一方恶势力,袁术多年也没有拿下,料孙策也没有什么作为。加上孙坚的这些旧部,在袁术手上经常不听指挥,还要自己花粮食养活,不如就做个顺水人情,送给孙策,省得以后一再的骚扰自己。
  正因为袁术的小小算盘,孙策终于有了第二次机会。
  孙坚留下的这一千人,和孙策当初招募的几百人完全不同。这些人大都是孙坚当年从吴郡招募,平定黄巾,之后又远赴西凉,平定西凉叛乱,后来又在长沙平定区星叛乱,又前往洛阳征战董卓的骁勇之士。这些人就算是一个普通士兵,那都可以以一当百,更不要说一些多年追随孙坚的将领了。可以说,在东吴历史上活跃的一半多的将领,都是早期孙坚搜罗的杰出将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