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回(上) 冷惜春甘伴青灯佛 洁妙玉泥陷瓜洲渡
(2017-03-22 23:39:06)
标签: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红楼梦后28回癸酉本吴氏石头记欧扬 |
分类: 红楼正解 |
诗云:
虎落平地龙潜池,风过梵铃尽悲音。
话说薛蟠被处斩过后,薛姨妈不觉病倒,成日躺在炕上啼哭,思念儿
子。宝钗也曾多次劝慰,陪着淌了不少泪。贾蓉、贾蔷几次来山庄找宝钗, 谈论分割贾府房地的事。宝钗道:“荣、宁两府外加大观园,竟占了大半
条街,若是每人分得一处,也空旷的很。再说如今世道刚刚安宁,城里生 意还是冷淡的很,分的这么多房子,开门面也没有人光顾。我先不去住着,
你们带兄弟们随意住去吧。我怕宝兄弟回去又勾起伤心事,等再过几年他 忘了旧事,再搬回去不迟,那么大的地方谁住着都怕。”贾蓉道:“那我就
带了弟兄们先住进去,把大观园都留给你和宝叔了。”宝钗道:“正是如此。”
于是蓉、蔷带王仁、倪二、柳湘莲、卜世仁及众弟兄搬了进去。外头有赁 屋的也都打了钱住进来,租金由蓉蔷收了。宝钗仍陪宝玉住在紫檀堡读书。
宝玉一时读的烦了,和她吵了几句嘴,不肯再读,宝钗便软硬兼施,让他
收心。宝玉不想跟她吵闹,只得暂时依了她,一时也说不尽。
且说当地有诸多纨绔子弟,听闻得妙玉容貌绝色,气度不凡,文采风
流,都慕名而来,都被老尼姑好言劝了回去。众子弟闲了聚在一处饮乐, 都口口相传妙玉的风采,议论她的出身和容貌,个个有艳羡之心。这日大
家聚在某人大堂宴乐,又提起妙玉的人品风度,个个舔嘴咂舌,摇头晃脑, 竖起拇指夸赞。忽有家奴来报,说本地最有财势的陈富豪之子陈也俊同家
奴赶来赴宴,都整衣正冠,出去迎接。说话间已见一个风度翩翩,俊雅公 子进来了,都拱手抱拳笑道:“贵客降临,不胜荣幸。”原来这陈也俊家大
业大,亲友都是官宦之门,人品出众,德行良好,不比那些粗俗鲁莽纨绔 公子,文采更是一流。多少官宦小姐都想同他攀亲,可惜此人心高气傲,
暂未看中哪个。待他坐好一同吃酒,有人提出每人作诗一首,都用纸誊了, 拿与那庵堂里的妙玉小姐赏阅。陈也俊早听闻妙玉名号,当即兴动,挥笔
三首,令一小奴拿往庵堂交与妙玉小姐。小奴奉命赶往庵堂,被老尼姑挡 住,不肯代交妙玉。家奴便把陈也俊所托的银两塞与老尼,老尼姑眉开眼
笑,当下便把诗拿到内堂交与妙玉看,说是自己所作。妙玉接来细细看了, 写道是:
兵败诏下已数年,将士不见风吹边。
朱门零落易歌舞,清风狂放恨无限。
中原亦存壮士心,江东尚多弟子愿。
河山飘絮憾难灭,九州恨同耻未雪。
故人尚节死慷慨,今士偷生泪悲嗟。
百年心事负君渃(luò),万里功名叹凄切。
其三
欢聚南楼尽少年,跃马看花似等闲。
酒杯探乐误一生,家山思忆已百年。
妙玉看完笑道:“果然好诗,真乃佳作。”因不信系老尼姑所作,便问老尼
姑实情。老尼姑笑道:“我哪会作什么干湿,这是本地最有名的一个公子 哥,特特写了交与你看的。”妙玉不觉变了神色,本欲怪罪起来,但想起
诗句飘逸警拔,兼自己是寄人篱下,怎可动怒,只是淡淡说道:“日后不 要再带什么人的诗文了,我有些累了,要睡一会。”正要歪身倒下,忽听
门外有人嚷道:“闲人莫要妄进!”只见小尼姑们欲拦着一个公子不让进门, 那公子却抢先一步进来了,对妙玉鞠躬道:“鄙人特来请教小姐,学学作
诗赋文。”妙玉起身一看,竟是个飘逸俊美的公子,千里挑一的容貌,心 里似被撩拨了似的,呆了一下,转而又正色道:“实在无礼,妄入女堂,
不可罗唣。”陈也俊还要解释什么,已被老尼姑推搡了出去。妙玉倒在庵 床上静思,想起来者人品出众,文采风流,竟动了凡心,生出诸多情愫,
不免有了相思之情。无奈她对世俗有鄙视排斥之心,怕落了尘世,魂神不 再洁净,因决意把一腔爱欲之心又打灭了。那陈也俊回去也害了相思病,
也顾不了许多,急忙找人就办起婚事来,命几个媒婆用八抬大轿去接妙玉。 谁知又有几个多情的当地公子,也请了媒婆急忙赶来说媒。妙玉获悉消息,
赶忙辞别老尼姑,带了家当,匆匆忙忙要离开此地避情,一时想起在瓜洲有师傅的另一个师妹和徒儿,便连日去往瓜洲。暂时不提。(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