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103):黛玉的长相

标签:
红楼欧洋 |
分类: 红楼正解 |

在第三回里宝黛初相会的情节中,宝玉为黛玉取了个表字: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也就是说黛玉的“眉尖若蹙”是被称为“颦颦”的原因,那什么是“蹙”呢?应该愁苦貌、常指眉头皱拢这些意思,我们似乎可以体会到黛玉皱眉头貌似生气的样子,即使根本没有生气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可能是习惯了,也就是说把心中的愁苦刻在了脸上,在《康熙字典》里对“颦”是这样解释的:
【玉篇】颦蹙,忧愁不乐之状也。【易·复卦】作频。【注】谓频蹙之貌。 又通作矉。【庄子·天运篇】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李白诗】蛾眉不可学,况乃效其矉。亦作嚬。考证:(【玉篇】颦蹙,忧愁不乐之状也。【易·复卦】作频。【注】谓频蹙之貌。)谨按此谓颦字易作频,非谓颦字易作复也。今改易复卦作频。省下复字。
由此看来,“颦”加上宝玉说的“林妹妹眉尖若蹙”,应该是指黛玉“忧愁不乐之状也”,所以也被称为“谓频蹙之貌”,是说黛玉虽然长得神仙似的,可面带愁苦之相。不知道当时朱由检是不是也长得是这副模样,也许作者见过崇祯。崇祯一个亡国之君,儿时的经历非常不幸,当了皇帝以后整天忙得要死,虽然他工作努力勤奋,可最后大明断送在他的手里,想想他的脸上能挂着开心欢乐的相吗?但也可能这不是在指真实的朱由检,而指的是艺术加工出来的崇祯,因为作者未必见过崇祯皇帝,但可以在《红楼梦》里根据自己的想象加工成这副模样,确实有点象戏剧中的脸谱的意思。
而黛玉的这副苦相,也与她天生爱哭有关系,也正合了“还泪”之说,或者暗示她一生大悲剧的结局,在第一回里介绍黛玉前世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黛玉前世为“绛珠草”,而且吃的是酸涩的青果,喝的是“饮灌愁海水”,而且后来动不动就哭鼻子,发脾气。其实在第三回中作者详细介绍了黛玉的模样,只是描写得让我们不是太容易想象出真实在的样子来,毕竟用词跟我们现在不太一样: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从眉目上看是皱着的愁苦之相,而结合黛玉的脾气,我们就会发现作者对她的这个“似蹙非蹙”之相情有独衷,在第二十三回里,宝玉与黛玉一起看《西厢记》以后开玩笑,结果黛玉恼了,是这样描写黛玉的表情的:
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
所以作者重点描写了黛玉独特的“似蹙非蹙”的眉毛,这成了她标志性的模样。在第二十三回里,有个小戏子小龄官,书中居然描写她长得跟黛玉很象:
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象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接着笑道:“倒象林妹妹的模样儿。”
结果惹得黛玉很是不高兴,而到了三十回里,宝玉看到有个女孩儿在地上画“蔷”字,她就是龄官,有这样一段描写:
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
从“眉蹙春山”来看,这还是黛玉的典型特征,所以才说龄官长得象黛玉呢。而我们都知道晴雯长得也象黛玉,王夫人还当众提到过这一点,在第七十四回她是这样说的:
“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庚双夹:更好,形容尽矣。〗正在那里骂小丫头。”
王夫在这里重点强调的也是晴雯的眉毛象黛玉,那晴雯的眉毛是什么样呢?在第五十二回有这样的描写:
晴雯听了,果然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
看样子晴雯也这样的蹙眉,也就是说她大怒,一下子眉毛就皱起来了。其实不光是黛玉和这两个丫头有这样的眉,书中还有文字用在过别人的身上,比如在第八回里有这样的一条批语:
李嬷嬷道:“你可仔细老爷今儿在家,提防问你的书!”宝玉听了这话,便心中大不自在,慢慢的放下酒,垂了头。〖甲戌双行夹批:画出小儿愁蹙之状,楔紧后文。〗
这个李嬷嬷哪壶不开提哪壶,所以让宝玉很是扫兴,脸上的表情很不开心,而这里的批语也强调了宝玉“愁蹙之状”,说明他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低谷,很发愁,皱起了眉头。在第十四回,宝玉听说黛玉的父亲死后,有这样几句描写:
宝玉道:“了不得,想来这几日他不知哭的怎样呢!”说着,蹙眉长叹。
我们似乎能听到宝玉哀叹的声音,也说明他这个时候皱着眉为黛玉发愁。而别人的表情都是到了生气或发愤的时候才皱眉的,而黛玉应该是时时刻刻都皱着眉,这样看来黛玉天生就应该是一张苦瓜脸,所以感觉她生来就是“苦大仇深”的样子,是药罐里的渣渣,黄莲树的尖尖,而且她生得先天不足,长年得病,天天以药为食,动不动就争锋吃醋哭鼻子,作者用“颦”字充分进行了体现,只不过这个字我们现代人很少使用,所以对其本意体会得不够深。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前一篇:红楼(102):“黛”字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