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封神9:十二仙首渡杀劫

(2017-01-05 16:20:05)
标签:

封神榜

欧洋

分类: 封神新解
之前的几章,我们简单介绍了下封神世界的创世论与几位仙界大佬之间的纷争。正是这些纷争,为封神大战埋下了种子。
  在原著中明确提到的,导致封神大战的,有三个原因。
  其一、十二仙首渡杀劫。
  其二、昊天上帝命十二仙首称臣。
  其三、商纣无道,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周武王,以正义伐无道。
  于是,诸天仙神借商周之战,以完杀劫。道行高深者,成就仙道,无拘无束;道行中庸者,成就神道,长生不老;道行微末者,成就人道,转世轮回。
  不过,若我们细品原著,就可以发现,真相远没有这么简单。
  本章单说十二仙首渡杀劫。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十二仙首是谁?
  从字面上理解,所谓“仙首”,自然就是仙人中的首领,仙人中的佼佼者。十二仙首,就是十二位神通广大的仙人。
  在书中,这十二仙首有明确指向,即玉虚宫门下十二代弟子,在原著第45回《燃灯议破十绝阵》中隆重登场,其文曰:
  话说燃灯掌握元戎,领众仙下篷,步行排班,缓缓而行。只见赤精子对广成子;太乙真人对灵宝大法师;道德真君对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对普贤真人;慈航道人对黄龙真人;玉鼎真人对道行天尊;十二代上仙,齐齐整整摆出;当中梅花鹿上坐燃灯道人;赤精子击金钟;广成子击玉磬。
  燃灯道人在玉虚宫仙人中,具有超然脱俗的地位,远高于十二代弟子。关于此人我们以后会详细解说。
  十二代弟子之间,班次分明。按照站位顺序,简单列举如下:
  第一代、赤精子。
  第二代、广成子。
  第三代、太乙真人。
  第四代、灵宝大法师。
  第五代、道德真君。
  第六代、惧留孙。
  第七代、文殊广法天尊。
  第八代、普贤真人。
  第九代、慈航道人。
  第十代、黄龙真人。
  第十一代、玉鼎真人。
  第十二代、道行天尊。
  翻看原著时,我注意到了两个问题:
  其一、原著为何将这十二位仙人,称为“十二代”弟子?
  其二、排名的规律是什么?是按照道行、神通排名吗?
  所谓的第几代弟子,通常要结合门派师承关系论定。
阐教乃元始天尊所创,因其住所为玉虚宫,因此,他的弟子也被称为玉虚宫门下。
元始天尊的亲传弟子,自然是玉虚宫二代弟子。
元始天尊的徒孙,即是玉虚宫三代弟子,比如哪吒、杨戬。
元始天尊徒孙的徒弟,是玉虚宫四代弟子。在整部《封神演义》中,玉虚宫三代弟子仅仅有杨戬一人收了徒弟,即金毛童子。那金毛童子,算是唯一的一位玉虚宫四代弟子。  
  矛盾于是出现了,太乙真人与玉鼎真人同样都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为何一个是第三代弟子,一个是第十一代弟子呢?他们不都应当是第二代弟子吗?
  按照我的理解,此处的“十二代”弟子,当理解成“十二届”弟子。
  元始天尊自从鸿蒙初开就开始收徒传道,历经无数万年。他收徒当有一定的规律,比如说,每隔一千年收取一批弟子,这些弟子统统算作一代(届)。
  每一届的神仙培训班,总会有那么一些表现出色的。经过元始天尊的种种考核,最终,每一届最优秀的一名仙人,将荣获“仙首”称号,并得到元始天尊亲手炼制的一件超强法宝。
这应当就是太乙真人、玉鼎真人被称为“十二代”弟子、十二仙首的原因。
每一届的弟子资质不一,仙首的实力也就有高下。有可能一届弟子都是废柴,于是,那一届中荣获仙首的那位仙人,实力也未必有多么强劲;也有可能一届弟子中藏龙卧虎,于是,那一届的仙首实力就格外强大。
      总之,十二仙首之间的排名,不是按照神通,而是按照参加培训班的先后,即按照资历进行排名。
      那么,渡杀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鸿蒙时代到如今,元始天尊办了许多届培训班。他门下的弟子,远不止“十二代”。
  比如说南极仙翁,论资历,十二仙首都必须称他为师兄;论实力,十二仙首在十绝阵中屡屡受挫,南极仙翁举手间却破了凶险无比的红砂阵。
  这南极仙翁堪称元始天尊门下第一仙,然而,他不在十二仙首之列。只因,他早就渡过了杀劫,斩却了了三尸,修得了无上神通。
  那么,十二仙首渡杀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关于渡杀劫,在原文中有多处描述。我们将其结合归纳,就可以发现端倪。
  原文一:当有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只因一千五百年神仙犯了杀戒,昆仑山玉虚宫掌阐道法宣扬正教圣人元始天尊闭了讲筵,不阐道德。
  原文二:且言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因神仙一千五百年犯了杀戒,乃年积月累,天下大乱一场,然后复定。
  原文三:因吾辈一千五百年不曾斩却三尸,犯了杀戒,故此降生人间,有征诛杀伐,以完此劫数。
  原来,在《封神演义》中,部分继承了《西游记》中关于神仙渡劫的说法。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传道时曾经告诉孙悟空,在修成仙道之后,每隔五百年,上天就会降下一次灾难,前后要历经雷劫、火劫、风劫等三大天劫。渡劫之后,就可以享受无边寿元,真正逍遥自在。
  在《封神演义》中,要想成就无上仙道,一样要渡劫。不过,这劫难并非来自上天,而是来自自身(斩却三尸),其时间也并非五百年一次,而是一千五百年一次。
  按照《封神演义》的描述,那十二代仙人成就仙道的时间并不长,不过,都超过了一千五百年。仙人只要修行超过一千五百年还没有斩却三尸,就会被认定为“犯了杀戒”,就要“降生人间”,要借助杀伐,来完成这个劫数。
  那么,什么才是斩却三尸呢?
  关于三尸,在道教传说中被描述成三种虫子,寄居在人体内。这三种虫子分别代表了食欲、私欲、性欲。斩却三尸,其实就是说斩却人的一切执念,以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在《封神演义》中,对于“斩三尸”的描述语焉不详,对于渡杀劫则有明确的说法。
  我们结合上面三段原文可以发现,因为不能斩却三尸,于是,十二仙首就要渡杀劫。那如何渡杀劫呢?就是借助商周大战来“开杀戒”。
  当然,“开杀戒”是有风险的,可能把别人杀死,也有可能被别人杀死。
  杀死别人,最后自己存活下来,那就是渡过了杀劫。被别人杀死,那就是没有渡过杀劫:就这么简单。
  是谁规定神仙修行一千五百年就必须斩却三尸?是谁规定无法斩却三尸,就必须通过渡杀劫来完成劫数?
  在封神世界中,没有什么上天,没有什么神秘力量。于是,我们自然而然的可以推出:指定这些规矩的人,只能是高高在上的鸿钧老祖。
  在我的理解中,一千五百年必须斩却三尸只是一个借口,一个让仙人参加死亡测试的借口。
  为何这么说呢?
  十二仙首乃是元始天尊门下最优秀的一批仙人。以他们的资质,竟然统统没有在一千五百年中斩却三尸,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斩三尸”根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事情,高层领导说你斩了就斩了,说你没斩就没斩。
  没有斩三尸,就必须渡杀劫,参加死亡测试。
  在我的理解中,渡杀劫类似于毕业仪式。只是和现实中的毕业仪式不同,封神世界不搞什么欢庆,不搞什么典礼,而是通过杀戮,通过血与火的洗礼,来印证门下仙人的修为。
  通过死亡测试的,鸿钧老祖就认可其为真仙;被杀死的,也可以去封神。
用这种渡杀劫的方式,可以让许多仙人在杀戮中陨落。如此一来,天庭寥落,缺乏神将的情况就可以得到改变。
  只是,这十二仙首渡杀劫,本来是十二仙首的事情。大一点来说,是元始天尊,是玉虚宫,是阐教的事情。
  十二仙首渡杀劫和截教,和通天教主没有一毛钱关系。
  为何因为十二仙首渡杀劫,截教仙人就要来当炮灰,挡子弹呢?
  在其中捣鬼的,毫无疑问,是元始天尊。不过,元始天尊要成功捣鬼,必须说动鸿钧老祖。那么,鸿钧老祖为何会答应元始天尊,让通天教主门下的截教仙人,也参与到渡杀劫行动当中呢?请听下回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