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Ⅱ(壹柒肆):唐僧唯一一次撂挑子,究竟是为了什么?
(2017-01-01 22:16:54)
标签:
西游欧洋 |
分类: 西游新解ⅠⅡ |
取经团队中,猪八戒隔三差五撂挑子,动辄鼓动散伙;沙僧嘴里虽然不说,但从来都是默默支持猪八戒,积极配合分行李;孙悟空热爱取经工作,但在师父被抓、师弟懈怠的情况下,也愤愤然说过两三次散伙。唯独唐僧,在整个取经路上,只说过一次散伙。
按照道理来说,谁都可以说散伙,唯独唐僧不能说散伙。为啥呢?
因为猪八戒、沙和尚、孙悟空三人参与取经获得的回报低,唐僧获得的回报高。
取经即便成功,孙悟空三兄弟不过是成菩萨、成罗汉——在中后期孙悟空争取到了成佛的指标,但是,这待遇与孙悟空三人原本在天庭的地位还是天差地别。
孙悟空是齐天大圣,放在古典演义小说中,叫做一字并肩王,他与四帝、五老兄弟相称;猪八戒是四圣之一,为天庭海军司令,见如来佛祖直呼其名,官阶至少是相当;沙和尚为南天门军界第一人,官阶比齐天大圣、天蓬元帅不过略逊一筹。这三位若是按照原官阶下放,佛派的三大佛祖都要让位。
唐僧却不同了:从这一世说,他不过是大唐取经僧,取经成功,不但可以在东土享受百千年供奉,更可以一步登天,踏上仙途;从十世前来说,唐僧是如来佛弟子,不过是罗汉级别,顶多是菩萨级别,并且是犯下了大错的菩萨级别,可是,取经行动成功,却可以超越诸多菩萨,成就佛级。
唐僧的付出不多,回报却是极大。
对于这一点,唐僧自己也是很清楚的。于是,每每在妖魔抓捕,女色引诱的关键时刻,唐僧都能够紧守心神,坚持原则,最终也渡过难关。
可是,在镇海禅林寺中,唐僧却破天荒的提出,自己不想取经了,要写信给唐太宗,辞职不干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先看看唐僧的辞职信都写了啥。
唐僧叫来孙悟空说:“我要修一封书,并关文封在一处,你替我送上长安驾下,见太宗皇帝一面。”
孙悟空说:““这个容易,我老孙别事无能,若说送书,人间第一。你把书收拾停当取与我,我一筋斗送到长安,递与唐王,再一筋斗转将回来,你的笔砚还不干哩。但只是你寄书怎的?且把书意念念我听。念了再写不迟。”
从孙悟空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推知,在最开始孙悟空并没有意识到唐僧为何要写信。他只当是唐僧像以往一样,思念故国了,于是,口中还在炫耀自己筋斗云快速,最是适合寄快递。
不过,孙悟空极聪明。在回答过程中,他忽然意思到了不对。在以往的十余年,唐僧再怎么思乡,都没有提出寄信,为何这次却有这个要求呢?
于是,他询问唐僧,那信中内容到底都写了啥。
唐僧一边流泪,一边念道:
臣僧稽首三顿首,万岁山呼拜圣君;文武两班同入目,公卿四百共知闻:
当年奉旨离东土,指望灵山见世尊。不料途中曹厄难,何期半路有灾哈。
僧病沉疴难进步,佛门深远接天门。有经无命空劳碌,启奏当今别遣人。
这信中内容有:
其一,点出取经使命。
和历史上的玄奘出关大不相同,在《西游记》中,唐僧离开大唐,到西天取经,乃是皇帝李世民在大殿上公开宣布,亲自送行,文武百官皆为见证。
其二、点出染病在身。
唐僧强调自己虽然有心取经,但是,怎奈如今病情严重,难以远行。
其三、请唐王另请高明。
既然唐僧不能取经,那么,就只有请李世民另派取经僧,前往西天取经。
很明显,唐僧这封书信,与其说是家书,不如说是辞职信。
唐僧这次辞职,理由其实很牵强。
唐僧要撂挑子,最主要的理由是自己病重。那么,唐僧是不是真的病到无法起身,不能取经的地步呢?
根本不是!
即便是在病情最重的第一天,唐僧自称:“头悬眼胀,浑身皮骨皆疼。”猪八戒用手去摸,不过是“身上有些发热”。
以孙悟空的回春妙手,自然可以看出唐僧的病是轻是重。他询问唐僧,今天能否继续赶路。
唐僧一听怒了,批评孙悟空说:“我如今起坐不得,怎么上马?”
见唐僧不肯起身,孙悟空也尊重师父,连忙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既身子不快,说什么误了行程,便宁耐几日,何妨!”
什么叫做“便宁耐几日,何妨”?就是别说唐僧真有病,就算是唐僧啥病没有,想要偷懒几天,也完全可以。
更重要的,唐僧提出辞职,是在染病三天之后。
此时,唐僧的病情已经大好,已经能够起身,能够写信。
唐僧辞职,不在病重时,而在病愈后,这是为什么?
很明显,唐僧是希望借辞职信,传递一个信息。
唐僧想要向谁传递信息?
这份书信并没有真的寄出去,而是念诵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兄弟听。暗中随行的39位护法神,自然也是听众。
可见,唐僧主要是向身边诸位,尤其是向肩负降妖伏魔重任的孙悟空传递信息。
那么,唐僧想要传递什么信息呢?
我们且看孙悟空的反应。
孙悟空一听,哈哈大笑说:“师父,你忒不济,略有些些病儿,就起这个意念。你若是病重,要死要活,只消问我。我老孙自有个本事。问道:‘那个阎王敢起心?那个判官敢出票?那个鬼使来勾取?’若恼了我,我拿出那大闹天宫之性子,又一路棍,打入幽冥,捉住十代阎王,一个个抽了他的筋,还不饶他哩!”
大家看孙悟空回答,他是明明白白知道唐僧的病其实一点儿也不重。
不过,孙悟空此刻,并没有意识到唐僧为何起意不干。
唐僧听后,非常严肃地说:“徒弟呀,我病重了,切莫说这大话。”
见到唐僧明明病愈,却态度认真的再次强调自己病重,孙悟空终于意识到了唐僧话中有话。
师父到底要说啥呢?
一旁猪八戒捅了一句话,恰恰点醒了孙悟空。
猪八戒说:“师兄,师父说不好,你只管说好!十分不尴尬。我们趁早商量,先卖了马,典了行囊,买棺木送终散火。”
猪八戒绝对是大智若愚,他混迹官场多年,对各种权谋伎俩的领悟能力,还在孙悟空之上。
唐僧说自己病重,孙悟空说唐僧没啥病,这就出现了矛盾。出现了矛盾那就要解决矛盾。否则矛盾就会激化。矛盾激化的后果是什么呢?
是散伙!
没错,唐僧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散伙。
唐僧重病不能取经,结果是散伙;唐僧与孙悟空意见不一,结果还是散伙!
孙悟空绝不希望取经团队散伙。三兄弟当中,孙悟空最需要获得功果,也最渴望获得功果。孙悟空从出世之后,就一直生活在万众瞩目之中。得到众人的推崇与仰望,得到无上的官阶与荣耀,是孙悟空毕生努力的追求。
这也是孙悟空在取经路上,逢人必说自己大闹天宫,是齐天大圣的原因。
我们可以笑话孙悟空是个官迷,也可以说孙悟空积极进取,追求进步。
孙悟空需要取经行动,也需要唐僧。
若是唐僧取经人的身份被替换,那么,高层极有可能重新选拔取经人徒弟,孙悟空重获正果的梦想就会化成泡影。
那如何解决眼前这个棘手的问题呢?
只能让唐僧自己亲口表态,已经病好,可以继续取经。
那么,孙悟空就必须承认唐僧确实病重,并且一病就是三天,情况危机到有性命之忧的地步。
没啥病的唐僧,为何要孙悟空、猪八戒等人承认自己有病呢?
唯有如此,才能掩饰唐僧三天赖床的真正原因!
唐僧在纵欲贪欢后,全身筋骨酸软,一觉就睡了三天。这在取经十多年来可是从未有过的懈怠景象。若没有个合理解释,唐僧很难面对三个徒弟,39位护法神,更无法面对佛派高层那些灼灼目光。
弥勒佛祖可巴不得给唐僧,给取经团队小鞋穿。
在猪八戒的“暗示”下,在唐僧的“威逼”下,孙悟空果断做出决定,说了一番让人目瞪口呆的话。
孙悟空说:“呆子又胡说了!你不知道。师父是我佛如来第二个徒弟,原叫做金蝉长老,只因他轻慢佛法,该有这场大难。”
大家看看,转眼间孙悟空不但承认唐僧有“大难”,即染上了重病,并且还为唐僧染病,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对于金蝉子轻慢佛法之事,包括八戒在内的诸多仙人都知道。这估计是如来佛祖故意在公众场合放出去的消息。
不过,孙悟空的解释中存在漏洞。金蝉子轻慢佛法乃是在五百年前,并且已经接受了轮回十世的惩罚。为了这次还要大病三天呢?
猪八戒就提出疑问:“师父既是轻慢佛法,贬回东土,在是非海内,口舌场中,托化做人身,发愿往西天拜佛求经,受诸苦恼,也彀了,怎么又叫他害病?”
孙悟空也是聪明人,立刻又编了个理由:““你那里晓得,老师父不曾听佛讲法,打了一个盹,往下一失,左脚下翙了一粒米,下界来,该有这三日病。”
在这次的解释中,唐僧大病三天不是因为轻慢佛法了,而是因为踩了一粒米。
古代粮食珍贵,掉在地上的米饭都要捡起来吃。踩了米,就不能吃了,在古人看来是巨大的浪费,是有罪的行为。
不过,踩一粒米就要病三天,这惩罚也太重了。猪八戒对孙悟空这个解释同样不满意,他说:“象老猪吃东西泼泼撒撒的,也不知害多少年代病是!”
对于八戒的质疑,唐僧并不是很在意。
当孙悟空提出,唐僧确实有重病,但是明天就会好了时,唐僧立刻说:“我今日与昨日不同:咽喉里十分作渴。你去那里,有凉水寻些来我吃。”
结果,唐僧喝了一大碗凉水,那“折磨”唐僧三天,让唐僧痛不欲生、要放弃取经的重病,就神奇的痊愈了。
唐僧解释说:“这凉水就是灵丹一般!”
一听此话,孙悟空三兄弟一边点头,一点微笑。大家都是明白人,许多话,万万不可说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