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Ⅱ(壹壹伍):唐僧为何在话语权争夺中败给孙悟空?
(2016-11-26 08:27:38)
标签:
西游欧洋 |
分类: 西游新解ⅠⅡ |
在前文中,我曾经提到,唐僧对如来不专一,御下能力不强,使得如来佛对唐僧有所不满。不过,也仅仅是不满而已。不管唐僧如何无能,可取经团队总还是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在没有意外发生的情况下,如来佛祖不会主动提拔孙悟空而打压唐僧。
毕竟再怂,唐僧也是他如来的人。孙悟空再牛,也是由道入佛,半路出家。
那么,在真假美猴王事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意外,使得唐僧在话语权争夺中彻底败给了孙悟空呢?
唐僧留下孙悟空,独自骑马与八戒、沙僧回合。随即,唐僧让八戒去阻止孙悟空杀人。可是,等到八戒急匆匆赶来,孙悟空已经把为首的两个强盗打得脑浆迸裂,尸横当场。
唐僧听闻,“就恼起来,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猢狲长,猴子短”,骂个不停。
此时,唐僧本应当端起师父的架子,念诵起“紧箍咒”来。强盗虽然是恶人,但是罪不至死,且不能由孙悟空打死。事后观音菩萨也说,孙悟空可以打杀妖魔,却不能无辜打死凡人。在这件事情上,唐僧惩罚孙悟空,任凭孙悟空走到哪里,都是没理。若孙悟空胆敢反抗,那唐僧就可以禀告观音、如来,对孙悟空严惩。
所谓“趁你病,要你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可是,唐僧一直犹犹豫豫,不肯念出紧箍咒,反倒絮絮叨叨为死去的人祷告。祷告时,唐僧大谈:“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唐僧这话说得很薄情。孙悟空在怎么也是他的徒弟。徒弟犯下大错,做师父的也有管教不严的罪责。可唐僧竟然推了个干干净净。别说孙悟空心中愤懑,就连一旁的猪八戒也看不过意。
八戒笑道:“师父推了干净,他打时却也没有我们两个。”唐僧呆傻,竟然没想到八戒纯粹是说反话。原文说——
三藏真个又撮土祷告道:“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
唐僧此举,登时激怒了孙悟空。想孙悟空追随唐僧时间最久,降妖伏魔出力最多,可在师父心中,竟然是如此一钱不值,孙悟空怎能不心寒?
于是,孙悟空效仿唐僧,也说了一番祈祷词。这番祈祷,把唐僧吓了个半死,刚兴起的一点惩罚孙悟空的念头,被生生压制。
孙悟空傲然说:“将你(强盗)打死了,尽你到那里去告,我老孙实是不怕:玉帝认得我,天王随得我;二十八宿惧我,九曜星官怕我;府县城隍跪我,东岳天齐怖我;十代阎君曾与我为仆从,五路猖神曾与我当后生;不论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情深面熟,随你那里去告!”
孙悟空这番话看似豪气,其实恶意十足,明摆着挑衅唐僧的威权。唐僧若是有胆气,当直言训斥孙悟空,只知道宣扬暴力,以势压人。唐僧若是有见识,当直言揭穿孙悟空,所谓某某惧怕孙悟空,多是孙悟空自作多情。
要知道所谓齐天大圣孙悟空,已经是过去式。在五百年前,玉皇大帝就已经宣判孙悟空是妖魔,由如来佛镇压在五行山下。如今若是被驱逐出佛家,没有了和尚这层皮,孙悟空立刻就会面临三界高层的追杀。
可惜唐僧根本就没有意思到佛家身份对孙悟空的重要性,反倒被孙悟空一番大话吓得胆战心惊,连忙讨饶说:“徒弟呀,我这祷祝是教你体好生之德,为良善之人,你怎么就认真起来?”
唐僧不知道,正是自己这番讨饶,使得孙悟空恶念更深,打定主意要和唐僧斗到底。
大凡斗争,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
原文说:“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
孙悟空的一番话,让唐僧胆战心惊,生出退意。但是,师徒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此时的情况,犹如“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恶斗,即将爆发。
师徒四人来到了一处村庄,处到了一个姓杨的老汉家中。孙悟空处处强出头,一进门就厉声高叫,宣扬:“雷公是我孙子,夜叉是我重孙,马面是我玄孙哩!”表面上是吓唬老杨,其实是在震慑唐僧。后来,大家闲聊家常,老杨说自己的儿子不成器,经常为非作歹。孙悟空恶狠狠插嘴说:“老官儿,似这等不良不肖、奸盗邪淫之子,连累父母,要他何用!等我替你寻他来打杀了罢。”老杨登时胆寒,连忙说儿子虽然不好,但总还能为自己送葬。一旁的唐僧被气得发昏,登时又要念紧箍咒,幸亏八戒沙僧打圆场,大家才没有当场翻脸。
之后,老杨的儿子回来,要来杀唐僧师徒。老杨通风报信,唐僧师徒逃走。半路上强盗追出来,唐僧特意交代孙悟空,老杨于大家有恩,切莫害了人家孩子。可是,孙悟空偏偏指名道姓找寻老杨儿子,不但将其打死,还把头割了下来。不但割了人家头,还把血淋淋头颅扔到唐僧怀中,把唐僧吓得从马上直摔下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唐僧念起了紧箍咒,并且一念就是十多遍。孙悟空疼得打滚,开始求饶。
此刻,唐僧本应当就此打住。在立威之后,就应当施恩。所谓打一棒子,给一甜枣。领导管理下属,不都是如此吗?
可是,唐僧竟然说:“没话说,我不要你跟了,你回去罢!”他要把孙悟空驱逐出取经团队。
唐僧此举可谓料事不明,处事不公。难怪最后事情闹得不可开交!
为何说唐僧料事不明,处事不公呢?
首先,唐僧有权处罚孙悟空,没权驱逐孙悟空。
作为取经团队的一员,并且是徒弟身份,孙悟空犯错后,唐僧有权力进行惩罚。对于这件事情,孙悟空挑不出任何毛病。可是,要赶走孙悟空,人家可就有意见了。
在见到观音菩萨时,孙悟空就说:“纵是弟子不善,也当将功折罪,不该这般逐我。”
孙悟空知道被驱逐出取经团队事关重大,将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前程命运,于是,希望观音为自己做主。
孙悟空为何找观音?
只因唐僧虽然是取经团队中的师父、话事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唐僧也仅仅是取经团队中的一员,他与孙悟空、八戒、沙僧、白龙马等人,都是观音菩萨招募。在这个角度来说,五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说到驱逐某人,观音菩萨最有发言权,别说是唐僧了,就连如来佛祖,要赶走某人,也要照顾到观音的面子,先通知观音一声。
可这唐僧,竟然自己就宣布将孙悟空赶出取经队伍。这不是藐视观音,说观音识人不明,是个糊涂蛋吗?
其次,唐僧完全没有意识到孙悟空在取经团队中的重要性。
观音菩萨为何选择孙悟空进入取经团队?仅仅是因为孙悟空曾经大闹天宫,因为孙悟空很能打吗?
当然不是。
西天路上,孙悟空的武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绝不是主要作用。所谓“降妖伏魔都是戏”,人家各路妖魔,大多都是下乡出差。抓捕唐僧不过就是演戏。只要戏演得差不多了,人家自然会把唐僧放出来。
这也是西天路上孙悟空动不动就去天庭,去南海,去其他高层处搬救兵的原因。不是孙悟空斗不过那些妖怪,而是孙悟空已经明白了取经的真意。
观音菩萨选择孙悟空最主要的原因,是看中了孙悟空的背景——太上老君的得意弟子。孙悟空大闹天宫,为何天庭群星齐齐放水?还不是大家看在太上老君的面子上!仙界高层大都知道这个事实,只是,当局者迷,孙悟空偏偏不知道。他老人家到金兜山时,还认为满天群星都打不过他呢。
和读者想象的完全不同:妖魔大都集中在西牛贺洲;西牛贺洲、佛祖所在的洲,绝大多数国家竟然都信奉道家,百姓大都是三清的信徒。
观音与如来要想顺利完成兴佛灭道(或者说兴佛抑道)的重任,就必须选择一个在道派拥有强大话语权的人物。否则,取经行动必然引起道派高层的反扑。
孙悟空其实就是代表道派在消灭道派。只是,他到很晚才认清这个事实。
第三、唐僧驱逐孙悟空后,本该立刻向上级汇报,争取主动。
作为下级,在上级面前多请示,多汇报,既是个姿态,也是个必要。
为何这么说?
上级在选拔人员,充实重要岗位时,自然要选拔那些自己了解的。你虽然很有才华,可领导根本就不认识你,怎么可能会提拔你?
有事去请示,去汇报这自然应该。没有事情时去找领导汇报工作心得,谈谈自己的苦闷,自己的理想,那也很有必要。
至少,这可以向领导传递一个信息:我很敬重你,你在我心中很重要,甚至说,我是你的人。
孙悟空就是个聪明人。他在事情发生之后,第一时间选择了跑去南海。孙悟空此举,可谓“恶人先告状”。
事实是,先告状的效果极好。孙悟空此举,不但最大限度的消弭了孙悟空的错误,而且让观音菩萨觉得,孙悟空是自己的人,自己必须庇佑孙悟空。
结果,观音菩萨不但帮孙悟空设局,而且主动出任领衔主演,帮助孙悟空圆谎,帮助孙悟空争取最大的利益。
反观唐僧,在驱逐孙悟空之后,只知道坐在那里念经。他既没有通过八戒、沙僧联络观音菩萨,也没有通过护法神联络如来佛祖。他老人家摆出一副我是正义化身,我凛然不惧,我做的没错的姿态,坚决不找人,坚决不汇报。
唐僧的结果自然惨到了家,被孙悟空打了一棒子之后,还得乖乖认可孙悟空的领导地位。
在取经五人组中,孙悟空自然是“猴精猴精”,沙僧也是大智若愚,唐僧貌似睿智,其实最蠢,八戒名为“呆子”,实际只是装傻。
那么,在真假美猴王事件中,猪八戒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