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38:刘备逃离曹操的真正原因

(2015-07-23 02:49:30)
标签:

文化

刘备

曹操

皇帝

密诏

分类: 三国正解

关东中南部的刘备已降,袁术已败,吕布已死,曹操独大。因刘备有大功,曹操奏皇帝把吕布的左将军封给了刘备,关羽也做到了中朗将的位置。  皇帝亲自接见了刘备,还认他做叔叔。刘备混成了京官。

一日,曹操单独请刘备一个人去喝酒,曹操说,当今天下,只有我们两个人可以称得上是英雄, 这句话把刘备吓个半死。这就是著名的“煮酒论英雄”。     

结果,导致刘备逃离了京城。书上不是说,刘备当时谎称怕雷,已经骗过曹操了吗?“操遂不疑玄德”。既然已经骗过了,为什么又要匆忙逃亡呢?

(《演义》为第三日出逃。)这一跑,曹操所有的谋士都看出来了:“可知其心变矣”!     

1. 刘备不跑,曹操不会发现刘备有什么问题。     

2. 刘备逃跑,曹操就一定会怀疑刘备有问题。     

刘备这样做,就叫“不打自招”,可见,这个选择并不好。 既然已经骗过了曹操,那就没有必要自暴企图,完全可以继续伪装下去。但是,他还是跑了。这就说明刘备的逃跑和“煮酒论英雄”的关系不大。宁愿让曹操怀疑也要逃跑,就只能说明刘备遇到了比“让曹操怀疑”更严重的麻烦!       

分析其中的原因,刘备当时有三怕:

(一)怕皇帝:  当时,皇帝又在密谋一出暗杀大臣案,目标就是曹操。这一次参与的人比上次谋杀董卓的还要多,约了上十人。皇帝咬破手指,血书一封:“操贼弄权,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朕之至戚,当纠合忠义之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祖宗幸甚!”

这是真正的密诏。皇帝论辈分认刘备为叔叔,都姓刘嘛,于是刘备就被称为刘皇叔了。其实刘备与皇帝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是皇帝需要刘备这个人。刘备既然成了皇帝的亲戚,就必须得尽这个责任,帮皇帝锄奸!推都推不掉的,所以非常的为难:     

1. 曹操的确对刘备恩重如山,     

2. 刘备的确斗不过曹操。     

但是,你不答应是不行的!这次谋杀曹操是以皇帝的家族势力为主要人员,皇帝认你这个叔叔可不是白认的,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二)怕事不成: 皇帝要他们谋杀曹操,刘备没有选择,他已经在密诏上签了字。事不成,或败露,必然立受其害,这是有确凿证据的,赖都赖不脱的。所以,这一时期,刘备惶惶不可终日。  此时,无论刘备参与还是不参与,都是逃不了干系的,无论他伪装的多么巧妙,他都不能保证其他人不出问题,只要其中有一个人出了问题,大家都得一起完蛋!因为密诏上签了有名字。

(三)怕曹操: 即使没有上述事件,刘备还是怕曹操除掉自己。因为:曹操提拔刘备,是当时为了对付袁术、吕布,现在,袁术、吕布已经被打败了,那么:     

1. 曹操有可能收拾刘备。     

2. 曹操也有可能放过刘备。     

这一点不是绝对的,如果刘备铁了心跟着曹操干,曹操只会继续提拔他。所以,曹操没有杀刘备的必然性,只是存在这种可能性。前两怕是一个非常确定的因素,而第三怕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所以,来自于前两怕的压力最大。在这种情况下,刘备盘算:     

1. 与皇帝合作,刘备的死亡率大概有98%,     

2. 与曹操合作,刘备的死亡率大概有50% 

因此,刘备无论选择“必死”还是“可能死”,都不好,那么,被迫选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哪怕是让曹操怀疑,还是要相对安全些。       

所以,刘备出逃,怕曹操的因素小一些,怕皇帝,怕完成不了皇帝任务的因素才是真正的直接原因。刘备在“尽忠”与“保命”之间,当然要先选“保命”。     

书上说刘备是怕曹操才跑的。不是的。如果不这样说,那刘备就是大大的不忠了。因为要把刘备塑造成一个忠臣,才不得不那样写。     

谋杀曹操之所以失败,国舅董承说:“今之谋望不成者,乃刘备、马腾各自去了”。所有在密诏上签字画押誓杀曹操的这一群人中,还只有刘备最接近曹操。可是,刘备却第一个带头逃跑了,有责任的。马腾见他跑了,也就只好回去了。     

假如刘备不跑,也和当年吕布杀董卓一样,奉诏宰了曹操,能不能成功呢?不知道,总之,机会还是有的,尽管很少。     

赌一下试试,历史或许会发生改变,刘备不愿冒这个风险,也很正常,不能怪他。但若硬要说他是个英雄,不够,他还没得那个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