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①②:误把“传经”作“取经”

标签:
观音菩萨东土猪八戒如来佛唐太宗 |
分类: 西游反解 |
唐太宗之所以需要如来佛的经,是为了消除自己以前所行的恶,做的孽,犯的罪,扫清心中的鬼。上回已经说明。但是细想:要是观音菩萨不告诉唐太宗,唐太宗会知道如来佛有这个经吗?肯定是不知道的!
如果唐太宗不知道如来佛有这个经可以为他解灾,那他也就不会派遣唐僧去西天取经了。所以整个事件的关键之处还在于观音菩萨。
那么,观音菩萨又为什么要来指点唐太宗呢?《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讲得非常清楚:
一日,如来佛祖唤聚诸佛、众弟子,对大众说: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谁肯去走一遭来?
凡作一部大书,必有提纲挈领之处,然后线索在手,丝丝不乱。此一回为取经故事千头万绪之总纲,不明此,则极易被后面取经过程中的精彩故事所迷惑。
从这个总纲可以看出:取经的最初缘由,是如来佛祖要传经,而不是唐僧要取经,也根本没有任何人想要取他的经。这段提纲挈领的文字,数百年来竟无人读破,都误把“传经”作“取经”。
如来佛祖要传他的经,要把他的经永传东土,这个难度其实是挺大的。
那么,我堂堂中华真的很愚蠢吗?
以至让佛法无边的如来佛祖都感到传经难,我们来看《西游记》中是怎么讲的:
1.
福陵山云栈洞的猪八戒同志,此时扮演的角色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匪类”。猪八戒同志因为没有个赡身的勾当,只是依本等吃人度日。猪八戒在为匪的时候,是靠“吃人”来过生活的,而且还是“依本等吃人”的。可见猪八戒同志为匪是有“几不杀”,“几不抢”原则的,说明他仅仅只是为了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菩萨点化他道:“古人云,若要有前程,莫做没前程。你既上界违法,今又不改凶心,伤生造孽,却不是二罪俱罚?”
猪八戒同志非常的直率,他根本就不信佛,即使是观音菩萨本人站在他面前,他也不信那一套。他只相信:填饱肚子要比犯罪强。
愚僧,倒有几贯村钞。这是小富小康这一阶层的代表,手上有几个钱的人。更是佛教内部会员的代表,而且还是级别很高的会员,因为他们是水陆法会主持人落选的。要知道:能够参加皇帝举办水陆法会的和尚,都是全国有名的高僧。
这些高僧们虽然披着佛教的外衣,其实心里压根都不信佛,因为他们都非常的现实,就是对“长生不老”,“成佛作祖”都明确的表了态:没有兴趣。
言礼本应事亲事君,而佛背亲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继体悖所亲,若遵无父无君之教,正所谓非孝者无亲。太史丞傅奕,不仅不信佛,还“谤”佛,专拣佛的坏处说,直接了当的提出“佛教有害”论。
由此可见:说我中华众生愚蠢,非真。我看这做恶的,势利的,权贵的,一个个的既不愚,也不蠢。说毁谤真言,这倒不假。几乎是人人诋毁,个个诽谤。
无量无边的佛法,在我中华大唐社会最底层的尚未解决最基本生存问题的人员中,没有市场。在小富小康,手上有几个钱的人员中,也没有市场。在上层贵族官僚中,更没有市场。
我们大家看西游记,一般都误以为,取经的难度是在西天路上。总以为唐僧历经种种磨难是最大的难度。其实不是的。难度总共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没有市场。其次才是路上的困难。
从上面如来佛的话中,可以十分明确地看出:他并不担心路上的困难有多大;而担心的是这个地方根本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