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思维模式:
你不可能从一个比你水平高很多的人那里学到东西,你的老师必须和你的水平一样。也就是说你的思维必须和你的老师同步。所以你要学习某种知识,你就必须试图和你的老师拥有一样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可分为四种:
1.点状思维模式
点状思维又叫零维思维。它既无长度,又无宽度。容易将思维固着于某个观点或某个对象上面,不会由此达彼,不会将该点与其它相关的点联系起来,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真面目,只看到表面,而没有往深的追究探求它的起源和真实本质。对以往做的成功或失败的事情不清楚原因,在处理相同或类似问题时就象以前没见过一样,以往的经验根本不起作用。
2.线状思维模式
线状思维也叫一维思维。它有长度但无宽度。表现为单纯的纵向的思维方式,如传统的写作和阅读,受稿纸和书本的空间影响,必须以时空和逻辑顺序进行。
3.面状思维模式
平面思维又叫二维思维。是由纵横两维进行扩张而形成的思维。处于同一平面不同方位的时候,思维就进入了平面思维。可以相对地达到认识某一方面的全面性,但它仍然是限制于某个平面中的全面。
4.立体思维模式
立体思维也称"三维思维",“多元思维”、“全方位思维”、“整体思维”、“空间思维”或“多维型思维”,是指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要“立起来思考”。其实,有不少东西都是跃出平面,伸向空间的结果。小到弹簧、发条,大到奔驰长啸的列车,耸入云天的摩天大厦最典型的要数电子王国中的“格里佛小人”
——集成电路了。在电子线路板上也制造出立体形的,它不仅在上下两面有导电层,而且在线路板的中间设有许多导电层,从而大大节约了原材料,提高了效率。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出过这样一个测验题:在一块土地上种植四棵树,使得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受试的学生(肯定是中国学生)在纸上画了一个又一个的几何图形:正方形、菱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然而,无论什么四边形都不行。这时,心理学家公布出了答案,其中一棵树可以种在山顶上!这样,只要其余三棵树与之构成正四面体的话,就能符合题意要求了。这些受试的学生考虑了那样长的时间却找不到答案,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学会使用一种创造性的方法——立体思维法。
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总会受过去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思维方法的影响。对于这些受试者来说,平面几何是他们比较熟悉的知识。于是,当他们碰到几何问题的时候,也往往先从平面几何而不是立体几何的角度来进行思考。这时,为他们所牢固掌握的平面几何也就成了他们思考问题的框框,于是也就想不出正确的结果来。
所以四种思维模式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你必须同时拥有,才会对你有所帮助。比如:绘画学习,我认为最适用的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就象我们的人生一样,你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直到走出去,你才会豁然开朗起来。立体思维模式是一种图象思维模式,就象突然拥有灵感一样,你如果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发现你是突然看到了答案的全部,这种模式只能在头脑中拥有,我们的人生永远是线状和面状的。
其实没有关系,线和面的累积最终会形成立体空间。组成线,面和空间的最小单位就是点。点是你现在面对的问题。对于问题,各个击破。然后自然的组合成你的绘画技能,直到你可以跳出去,立体的看问题。
二
.走出迷宫的最好方法:
我们都玩过走迷宫的游戏.走出迷宫的最好最快的方法是什么?有经验的朋友一定会说:从出口处出发倒着走.对,这就是最好的方法.从目的地出发可以更快找到答案.我们现在学会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倒着看问题。你才不至于在岔道口迷惑不前,明确自己的目的可以更容易到达终点。只要明确了学习的目的,从哪里开始都可以到达终点。
三.从开始处开始还是结束处开始:
你如果想成为你心目中的大师,你就必须从大师的开始处开始,而不是结束处开始。一般情况我们总是看到大师最光辉的终点,而忘却了注意走向光辉终点的历程,这对我们来说往往是一种误导。当我们看到大师的一挥而就,我们往往会认为就这么做了,而不去审视或不能审视他们隐藏了或简单化了的部分,而这些恰恰是最重要的基础。因为实在太快了,他们在一瞬间就完成了这个过程,而我们需要和他们走一样的路或同步的思维,才能真正进入大师的思想里。就如我们欣赏魔术一样。你单纯地看到表面,你是不可能学会的,你必须随着魔术师的脚步一起去反复“推敲”。
四.状态与心理:
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在某个时段,你画画的非常好,而在另一个时段,却怎么也画不出好的作品来?我们经常把这种画的好的时段叫做有感觉,而总是画的很好的人就说他是有感觉的人,而且我们经常抱怨自己:为什么我就没有感觉呢?
而且这种情况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画的东西怎么也超不过最初学画时画的作品。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两个原因:一是浮躁心理,二是没有学会进入右脑模式。
关于浮躁:在现在快节奏的时代很容易发生,当我们被金钱所左右或者看到别人比我们更强大的时候,我们就很自然的急于求成,这是心里的大敌。所以我们首先必须驱除浮躁的心理状态,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绘画所带来的快乐情绪。即使你不能够完全去除或控制,至少在学习或者绘画时,也不能有浮躁的心理。绘画大师达.芬奇说:如果你是一个初学画者,想学好素描并取得成效,那么你就要习惯于慢慢地描画。要判断出哪些光线更亮,哪些阴影更暗,它们是如何相互混在一起的,它们的比例大小如何。要认清轮廓线的来龙去脉,线条的弯转曲折。何处线条清晰,何处模糊,何处宽阔,何处纤细。最后还要使你所画的阴影和光是统一在一起的,没有孤立的界线和边缘,就像烟雾一般。当你养成用功的习惯,通过手不停地描画和见解的不断加深,那么你的技术也就会提高得如此之快,甚至连你自己都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
五.什么是右脑模式?
我们的大脑主要由左右脑组成,左脑负责语言逻辑及归纳,而右脑主要负责的是图形图象的处理记忆。所以右脑模式就是以图形图象为主导的思维模式。进入右脑模式以后是什么样子呢?简单来说,就是在不受语言模式干扰的情况下可以更加清晰地感知图象,并忘却时间,而且整个过程会很轻松并且快乐。如果再深入,或许和宗教或者瑜珈所追求的冥想状态有关,可以更深层次的感受事物的真象,不需要语言可以立体的多元化的直观的看到事物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关键是可以增加图象记忆和在大脑中直接看到构思的图象。

六.进入右脑模式:
找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来,站着也可以,然后找个有柔柔的光的目标,象月亮,星星或者蜡烛灯光都可以,当然也可以是你要观察的事物。然后让自己轻轻的放松,看着那里。这时候头脑或许会有各种念头冒出来,没关系,不要去管它。你只是安静的看就对了。如果你能感受到那种入神的感觉,就请你逐渐放大它。你或许会说:这不是象小时候经常发呆的样子吗?对,就是这种感受。如果你做到用心专一或者一念不生,你很了不起了,你也许会体验到其他特殊的感受。
即使做不到也不要紧,只要在观察事物时尽量减少词汇在头脑中的干扰,放松自己,不要提醒自己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只是安静的仔细的看,观察自然事物时如此,观看大师作品时同样如此,你就会发现你看到了平常看不到的细微区别,体会到了平常人体会不到的特殊感受,在绘画时你就可以描摹出常人所发现不了的事物的真实。
七.简单实用就是真理:
可以说任何知识技能越简单就越实用,越是复杂庞大的知识体系,越是仅具有参考功能。
比如:武术可以最终归纳为攻和防,攻需要可以从任何方向和角度发力,防需要自由移动及轻柔快速地拨挡,加以简单练习和对力量速度的理解,就可以熟练运用。相反,如果你认为只有按照各种庞大复杂的武术体系以及拳术套路练习才有作用,那么你即使用尽一生的时光,你连一种武术或许都学习不完。所以当时会有武术冠军被小流氓打的跑到警察局求救的笑话发生。
所以说任何复杂高深的技能仅仅是简单技能熟练应用的结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