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多少》教学设计(潘俊奇)
(2016-12-05 09:48:33)大小多少
大刘小学潘俊奇
教学目标:
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
难点:1.认识7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
一、情境导入,看图识词。
1.谈话导入。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有趣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出示图片(中有关的小图片:黄牛和猫;一群鸭子和一只鸟)引导同学们自主发现。
随机学习生字,分类学习生字。重点指导“猫”“杏子”“鸭子”
3.再观察图,发现大小多少。
4.这就是图片蕴藏的秘密,那现在老师要把这个有趣的秘密变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们来听一听,看看儿歌音频中是怎么说的。”边听边拿起铅笔画标出这首儿歌的节数,看一看一共有多少小节?那你自己读读儿歌,再看看哪几个小节是写比大小的?哪几个小节是比多少的?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读书的姿势坐好就可以开始了。
二、学习童谣,识字析词。
谁能说说哪个小节是写比大小的,哪个小节是写比多少的?
1.学习第1、3小节。
(1)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1、3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黄牛和猫,一组是苹果和枣。)
(2)指导学生观察,比一比,明白谁大谁小。
(3)学习第三节
(出示图文)来,你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一个苹果一颗枣”,(故作若有所思状)咦,枣子为什么要用颗呢?来看颗的部首页字旁。
(出示“页”),这是页的繁体字(出示“頁”),看页的古文,颗的本义是指头颅,因此脑袋就说“一颗”,后来指圆形或颗粒状的较小的东西。读,一颗枣。
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
“颗”还有一个读音一样,长得很像的双胞胎兄弟呢?是哪个字?来看棵的偏旁木字旁,古文字是这样写的,指的是树木,那木字旁的字就与树木有关。颗:用来形容颗粒状的东西。棵:与树木有关。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出示“①颗、②棵”及句子)院子里种着一(
(4)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比较大小?(学生讨论,交流。)
2.学习第二,第四小节。
师:除了比大小,还比了什么?(多少)哪个小节是比多少的?(第2、4小节)
(1)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2、4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一群鸭子和一只鸟,一组是一堆杏子和一个桃。)
(2)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明白什么多什么少。(板书:鸭子——多鸟——少;杏子——多桃——少)
(3)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多,哪些事物少?(学生讨论,交流。)
(4)(出示“群”字及出示一只鸭子)是一群鸭子吗?
(又出示两只鸭子)现在是一群了吧?
(故做不解)到底什么才是一群呀?生:很多很多才是一群。(出示一群鸭子图)
(出示“一群鸭子”词语) 哦,这才是——读(一群鸭子)你真厉害,和古人的想法一样呢?我们来看群的古文字是这样写的,上面一个君,下面一个羊,上方的君是声旁,下面的羊是形旁,群就是个形声字,指三只以上的羊群聚集在一起。就成了一个羊群。现在指人或动物相聚在一起为群。所以人们就用群来指很多羊。说成一群——(羊)
我们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牛。
(5)(出示带图韵文,群字变红)谁来读? 把谁多谁少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6) 学习第四节
人或动物多了我们可以称为群,那很多东西放在一起,(出图:一堆杏)我们又该怎么说呢?
认识“堆”
堆也是形声字,它的本义就是堆在一起的沙石泥土(出示图堆积的砂石泥土),所以左边是——“提土旁” (出示提土旁)为什么叫它提土旁呢?(出示土字)右边的隹字表示堆的读音(隹变红),它的本义是一种短尾巴的鸟。(图演变成堆字)
(出示土豆、苹果、杏子图)现在,可以说一堆——还可以说一堆什么?评:哎呀,可真多!好多呀!
(7)(出示图文)这一次,男女生配合读,男生读上行女生读下行,得让我听出多少来。
三、练读巩固
1. 来,我们把韵文连起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师拍手读前两节,学生拍手跟读后两节)
2. 除了拍手读,你还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自己练一练吧。(学生练读,师巡视预选)
3.谁愿意到前面来读一读?
4. 老师发现有两个小朋友玩起了“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咱们把他们请到台上来读。
四、扩展训练
看图创编儿歌。
四、指导写字
1. 会读,会认,会编,还要会写。
看看“小”字的书写笔顺(看屏幕“小”字书写)我们要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来,写一遍。竖钩落中线,两点各一边。(完成小字书写)
2.少,看它和“小”字有什么区别?(师写少字)
3.生写。
五、总结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