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食农教育走进中小学校园?附校园版教育农园创设案例

标签:
食农教育中小学校园农园案例科学素养 |
分类: 自然-生物探究实验 |
如何创设教育农园,让食农教育走进中小学校园?在讨论这个议题时,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食育,何为食农教育?
关于食农教育:
是指农业(食用农产品)生态环境和人类饮食生活的密切关系。一个跨学科关切的领域,涉及到医学、营养学、农学、教育学,但从文化和文明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基于哲学的生命教育。
所谓食农教育,就是让农业体验为基础,通过参与生产实践过程,了解农产品生产和环境的关系,认知土地、环境和人类(健康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培养正确的饮食观念及习惯。因此,食农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新时代的生态人,以生态乡村/生态农园为载体,构建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关于食育:
是指食物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民以食为天”,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和食物及饮食健康密不可分!尤其对于身体身心快速发育阶段的儿童,食物及饮食健康更加是息息相关!狭义的食农教育,指的是一种体验教育的过程,它是通过农业农产品及食物的生产实践活动,认识地域农业和食品发生产、文化及制作过程。日本则是全球第一个将“食育”写入基本法的国家,倾全国之力推进食品健康教育。
为什么要在中小学校园创建教育农园?
我国50%城市小孩极少接触农业生产知识,而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社会的“母亲产业”!农业本身就是一部人类认识与改造大自然的百科全书!
生命科学、食农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及地理标志产品、遗传与生物化学等分支学科,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关系到中小学生物、地理、化学等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例如,高中生物新课标明显增加了较多的实验、实习的数量和类型,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校区创设教育农园(食农教育区角)的解决方案
创设目标及功能:食农教育,科普教育,生物探究,生态展示,劳动体验,科技展示;
创建创设内容:校园科学探索区室创设;校园食农科学农场;科学主题活动课程体系及施教合作;食育食农科学实践课程(食农研学主题、食育研学目标、特色体验、研学行程等);(屋顶)农业科普实践区角;生物技术与植物组培实验室;微生物与生物探究园室;水资源科学探究室;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基因工程探索实验室。
校园场地利用:中小学校园(空闲场地及角落,林下生态种养,走廊宣传栏,屋顶农场,楼台空间,教室墙壁的攀援植物绿化,空闲房屋的科学探索室);
虫洞研学馆中小学校区.食农园创设模块
1、室内版:配备植物灯光与加湿系统;
2、楼顶版:利用轻质有机土在教室屋顶因地制宜设计生物园地与农业科普园、劳动体验园;
3、校园板A:布置于校园内的墙角边缘或闲散地,采用棚架科普走廊形式或玻璃温室方式;
4、校园板B:即“有故事的农场式校园”。视整座校园为一个农场,把学生视作自由生长、个性发展的作物,打造具有融合学习、阅读、休闲、娱乐、种植、养殖等各种功能,适合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发展的混合型农场式校园。让学生在"农场"中自由地学习与探究,阅读与交往,种植蔬菜与养殖小动物。
https://www.69agri.com/wp-content/uploads/2019/12/31690_1%E5%89%AF%E6%9C%AC.jpg
上图:室内版(食品与生物探究室)
https://www.69agri.com/wp-content/uploads/2019/02/image0607_%E5%89%AF%E6%9C%AC.jpg
上图:楼顶版(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园屋顶平台的研学实践食农科普园)
https://www.69agri.com/wp-content/uploads/2019/02/858464erfc_%E5%89%AF%E6%9C%AC-640x457.png
上图:校园板A(棚架科普走廊等形式)
https://www.69agri.com/wp-content/uploads/2019/12/timg_%E5%89%AF%E6%9C%AC-640x881.jpg
上图:校园板A-玻璃温室方式
https://www.69agri.com/wp-content/uploads/2019/12/Snap-2019-12-05-at-15.13.35_1%E5%89%AF%E6%9C%AC-640x390.png
上图与下图:校园区角的布置设计案例
https://www.69agri.com/wp-content/uploads/2019/12/234566mg_1%E5%89%AF%E6%9C%AC-640x875.jpg
虫洞研学馆校园.教育农园的产品特点
1、遵循“安全,环保,实用,奇趣,美观”的设计原则,采用了前沿技术领域的植物种植及生态模式,同时配备多元化的奇趣生物品种与趣味活动课件单元,直接针对中小学校生物科学实验及农业科普实践教育的要求。
2、采用最前沿的农业种植模式:深液流水培、浅液流水培、静止水培;柱形基质培、墙壁式栽培、螺旋式栽培、袋式基质栽培、桶式基质栽培、蔬菜树栽培、汽雾式栽培和其他立体栽培等培养方式,充分体现了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特点,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狭小空间进行的艺术性美化布置。
3、采用有机基质与无土栽培技术设施,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易于维护管理、安全卫生、无污染、生长易控制、不受场地及水土限制,而且容易塑造成各种奇异的形状(树形、柱形及螺旋式等)。
4、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设施,不仅特别适合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和课外活动,而且与教材结合紧密。无土栽培作为新型农业技术,一方面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科学及生物学教学中均有内容体现,另一方面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专门有一本教材学习无土栽培。
5、提高土地利用率,且管护便利:随着现代都市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学生进行种植的场地及场景越来越少,无土栽培使用立体栽培的方式,一方面节约了种植用地,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各种种植条件和环境进行调控,不太受外界季节和天气影响,确保全年任何季节均可以开展活动和实验。
6、配备有趣的探究实验单元及讲解课件:定期更换提供趣味性的生物探究实验单元,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工具,动手操作培训与知识讲解课件。
7、通过“趣味性情景化教育、现代科技与互动体验”的高度融合,在注重趣味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沟通与协作”。
8、融入传统游戏及智力解谜游戏的娱乐充分,再通过互动体感技术及AR/VR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运用,提高实践性学习过程的趣味性。采取学生最喜爱的互动游戏活动方式,将知识性的解谜任务穿插于游戏活动环节。制造悬疑气氛,完成神秘任务。挑动好奇心理,激起挑战欲望。最终达到快乐学习的效果。
校园版教育农园配套课件举例
系列叶菜果菜栽培;花卉栽培;蚯蚓处理垃圾工厂与环保教育;鱼菜共生生态系统;播种与移栽等农耕体验;种子画;稻草人艺术品制作;树叶标本制作及树叶画;蚕宝宝华丽蜕变;鸡蛋孵小鸡;会跳舞的草;南瓜雕刻;会捕捉虫子的草(狡猾的食虫植物);黏糊糊的蜗牛;丑陋的鼻涕虫;向日葵的信仰;会生鸡蛋的树;长角的茄子;会爬藤的葫芦娃;令人敬畏的蚂蚁;蝌蚪和青蛙;蒲公英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