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你不可不知的11条管理心理学定律

标签:
转载 |
分类: 心理学 |
原文地址:你不可不知的11条管理心理学定律作者:大连心理咨询师杨光
![[转载]你不可不知的11条管理心理学定律 [转载]你不可不知的11条管理心理学定律](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社会心理学应该是管理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了解这些定律,有助于开展日常工作。
今天介绍11种常见社会心理学定律的实验及案例应用。干货!拿走,不谢~
1
蔡戈尼效应
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也可引申为“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有那么多人会对初恋念念不忘。
2
登门槛效应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要求某人做某件较大的事情又担心他不愿意做时,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类似的、较小的事情,这样更容易获得帮助。
3
首因效应
又称“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产生的第一印象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因此,每个人都力图从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方面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无论是去面试,还是去相亲,都要给别人留下你重视对方,善于经营自己的良好印象哟!
4
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这个现象,就是“破窗效应”。“破窗效应”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有没有发现写着“请勿乱涂乱画”的墙壁上,往往最多涂鸦。
5
踢猫效应
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现代社会中,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很容易导致人们情绪的不稳定,一点不如意就会使自己烦恼、愤怒起来。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消极因素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就会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猫”的队伍当中——被别人“踢”和去“踢”别人。
6
出丑效应
又称“仰巴脚效应”或“犯错误效应”,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的人交往时,总难免因己不如人而感到惴惴不安。
最讨人喜欢的人往往是精明之中带些小缺点的人。
7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
8
皮格马利翁效应
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能否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9
过度理由效应
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
10
旁观者效应
又称“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11
羊群效应
也称“从众效应”,是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将自己的意见默认否定,且不会主观上思考事件的意义。所以无论意识到与否,群体观点的影响足以动摇任何抱怀疑态度的人。
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自我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后一篇:[转载]人生的30个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