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的野菜

(2022-06-24 17:24:52)
分类: 散文


上周末回老家,临走时母亲装了一大包野菜给我,这是母亲在村子附近的山沟、山坡上挖来的。在老家,清明过后,满山遍野的野菜,成了家家餐桌上的珍肴。天气转晴,阳光明媚,和煦的春风吹拂,封冻的土地依然潮湿柔软,田间地头,山沟山坡,去年的杂草茎叶已干枯,今年的新芽儿已经在它的根部悄悄顶出来,各种野菜也把最嫩最香甜的叶子绽放在春日的阳光下,等着人们去采撷。这样的日子,是最不应该错过的,于是每家大人小孩都出去挖野菜。人们变着法儿吃野菜,本来偏僻而落后的山村,食物的种类却出奇的丰富,调剂着乡民单调的生活。饮食口味的记忆往往是永恒的。像我这样早早就离开故土的人,一提到故乡,最先记起的是食物与口味,这种记忆是深深烙进人心灵深处,无法忘怀的。因此,所谓乡愁,就是一方水土以及那里独特的食物留给人们的味觉记忆,至于人和事,不过是像电影样飘忽的片段。

蒲公英,一种非常普遍的野菜(现在已经被养生专家称为药食同源的绝佳食材),开着黄色的花,因此也叫黄花地丁、婆婆丁。在老家,则称为“葛牢”,它的根茎叶均可食用。新鲜的蒲公英,洗净晾干,用开水焯一遍,捞出捏干水分,加蒜末、葱末,花椒末,盐,滚烫的胡麻油浇在上头,搅拌均匀,再舀一勺老陈醋。香味扑鼻,是中午下饭的绝好凉菜。如果采来的蒲公英多,吃不完,也可以洗净晾干,开水焯一遍,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就成了蒲公英茶,可以泡水喝,《本草纲目》中说,“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去年我去山丹苏咀的帮扶户,男主人常喝蒲公英茶,据他说,多年的疾病已经大好了。而在我老家,除了春天采的嫩苗实用外,多数时间都用来做浆水酸菜,这种做法实在高明,一年四季都能食用蒲公英。

今日已是谷雨后第三天,想来老家的蒲公英已开花,再过一段时间,它就会吐絮,把种子随风飘到满山遍野,秋后,又是一茬,“花罢成絮,因风飞扬,落湿地即生”,就像我的乡亲们一样,生生不息。

其实春天挖野菜挖得最多的是苦苣菜,也叫苦菜,苦荬菜。田间地头最多,有人专挖苦苣菜,用来做浆水酸菜。前些天到超市买了一包浆水酸菜,袋子上标明是苦苣芹菜做的,打开一看,仅有几丝苦苣,其他的都是芹菜,不过,味道还算地道。在老家,苦苣菜是一年四季做浆水酸菜的主要食材。老人们讲,嫁过来的新媳妇,要学的第一道手艺是做浆水酸菜。说来也怪,每个人的个性性格不同,做出来的酸菜味也不同,个性泼辣的女人,做出来的酸菜味道特别的酸,而个性懦弱的女人做出来的就不怎么酸。去年,妻准备做浆水酸菜,菜准备好了,连装酸菜的坛子也洗好晾干,因为临时有事,下班迟,我自作主张,按照学来的方法胡乱烧水、煮菜、装坛,妻回家一看,已成既定事实,没想到,第二天,酸菜凉了,急急开坛,一尝,酸得直倒牙,妻笑着说,我要是个女的,一定是厉害女人。苦苣菜为什么得到老家乡民的青睐,完全是它的苦味。老家地处高寒阴湿之地,常年食用苦苣,可以清热解毒,百病可消。感冒上火了,喝一碗苦苣做的浆水;夏日炎炎,在烈日下劳作了半天,吃一顿浆水面。就连乡民以前从没有做过的鱼,也拿来用浆水酸菜炖,美其名曰“酸菜鱼”,味道也是很爽口的。闲来翻《诗经》,关于苦苣,《唐风采芩》中有“采苦采苦,首阳之下”的诗句,想必一定是苦苣菜,原来苦苣古称“”,《尔雅》云“,苦菜”。如果按照现代的植物分类来看,苦菜应该是菊科中苦荬菜属、小苦荬属、苦苣菜属以及乳苣属中可以食用的野菜的统称,这些种类的野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截断茎叶之后,都会流出腥苦的乳汁,于是味道清苦且有乳汁的苦苣菜正是属于苦菜这个范畴。

春天的野菜种类多,做法多,但另一类树上采的珍品也在同一时间上了人们的餐桌,那就是各种树芽。芽,因其小而嫩,在老家称之为“点”,比如“槐点”,那也是令人难以忘记的美食。在老家,村子周围,有大片的洋槐树,这个季节,它的树枝上渐渐冒出嫩绿的芽来,只要勤快,手脚麻利,小半天的功夫,就能采到一小筐,我们称之为“洋槐点”,做法很简单,洗净,用水焯到七八成熟,控干水分,最好等凉了以后用手捏成一个个小菜疙瘩,取洋芋,切成丝,与洋槐点一起炒,于此同时,在平底锅中烙薄饼。用薄饼卷洋芋炒“洋槐点”,再蘸以辣椒酱,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当然,还有其他的树芽,比如香椿芽,花椒芽,都能食用,也很好吃,据说柳树芽也能食用,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还没尝试过,今日从西关经过,柳絮扑面,看来今年已经没有机会了,明年如果有兴趣,也许会尝一尝。

给远方的亲戚稍东西,这个季节最好稍些野菜。昨天,妻给天水的她妹妹稍了一包东西,说是刚采的白蒿,也叫茵陈,那玩意儿也是很好吃的。总之,野菜之于我们,已经不能说是其野了,因为我每天从菜市场经过,许多周边的农民把新鲜的野菜拿到市场上买,很抢手,据说已经有人在专门种植了。野菜生于野,故其味也佳,加以化肥农药来种植,是不是原来的味儿,值得怀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