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班级自主管理中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

(2014-10-16 08:38:48)
标签:

教育

在班级自主管理中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

 

一、研究背景

今年,学校开展了“运用‘自主’理念,促进学生品德发展途径和方法”的课题研究,作为青年教师,我有幸参与了此课题,并进行了在班级自主管理中促进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收获。

、课题提出

十二五期间,我校承担了中国伦理学会专业委员会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和谐德育体系”,本年度,我校重点研究“运用“自主”理念,促进学生品德发展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的途径和方法。班级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教育单位,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的第一个社会化群体,其间蕴藏着巨大的影响学生主体发展的教育潜力。因此,班级管理方式对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直接的影响。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往往习惯于根据自身的观念与意识,为学生制定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许多班主任在教育过程像是一个威严的长官,而学生却只能是顺从的臣民,这种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阻碍,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

著名教育理论家肖川在他的《造就自主发展的人》一书中指出:“一个自主发展的人,就是具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有积极的自我形象、悦纳自我的人;就是具有明确努力的目标,有内在学习需要和渴望成长的人;就是有良好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的人。”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自主发展的人,不是一蹴而就发展起来的,它需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有策略地加以引导和培养。

为了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我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就要践行这种班级自主管理机制。所谓自主管理是指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规范自己的言行,调控与完善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学生在自主管理的方式下,会产生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他们会积极的参与班级管理,在心理上接受并在行动上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使班级管理的效果不断改善。

三、解决途径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机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营造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理念、信念、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是一个班级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

想要建立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又体现本班特点的价值体系。正如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拉斯思所说:“假如我们能够协助他们(学生)建立自己的价值,则能改变他们的行为。”

在班级管理中,我认为这种价值体系的建立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是班级目标的制定。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目标,可以使学生认可、接纳班级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成为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过程。

在本学年开学初的一次班会上,我班开展了“班级目标大家定”活动,发动全班学生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目标,学生们兴致很高,总结出我班的许多特点:班号是一班,学习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是学校的艺术班等等。这么一总结,我们惊喜的发现,我们的一班还真是不一般呢,因此,我们便把班级目标定为“做不一般的一班”。同时,我还引导学生们思考,我们班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经过反思,学生们总结了下课秩序还要更有序、晨读还要更认真等。发动全班同学制定目标,学生们既看到了班级的优势,增加了集体荣誉感,又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产生了自我约束的动力。

在确立了班级目标后,我们利用班会时间开展相应的集体活动,如“一班不一般——讲文明的一班、守纪律的一班、懂礼貌的一班、会学习的一班”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并在过程中推动集体朝着朝气蓬勃的方向发展。当班级目标成为大家行动的标杆时,精神的浸润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二是培养积极向上的班风。积极向上的班风像无声的命令,它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在班级内形成具有积极价值导向的集体舆论。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班级正确的集体舆论的形成。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教育,正面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为正确的集体舆论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我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有意识地将培养良好班风的目标贯彻在一个个细节工作中。首先,在教育学生方面,我采取多理解、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激励学生,使之进步。尤其是对于暂困生, 我在班里建立了一帮一制度,每个班干部、优秀生都和一个同学结成对子,以先进带后进。我还经常和他们一起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找他们谈心,争取在感情上与之沟通,这样的做法不仅使暂困生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也在班级内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其次,班会活动是形成良好班风的有利阵地。在每周的班会课上,我们都会进行每周总结的活动,总结本周的好人好事,树立学生典型。典型的树立,有利于学生把对伟人、名人的敬仰转化到实际学习生活中去,因为典型就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看得见,摸得着。逐步形成学生们自我管理习惯,并能及时督促同学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第三,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动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引进竞争机制,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小组间比拼。不管是学习、纪律、卫生还是集体活动,均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虽然每组中学生的情况都不同,但因为是小组间的竞争,因此,好学生能主动帮助暂困生,而暂困生怕影响小组荣誉,也分外努力。此外,我还将竞争机制引入到班与班的竞争中,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与外班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在班里形成了一股积极向上的氛围。

2、建立完善的班级自主管理制度

完善的班级自主管理制度是班集体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想要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班级管理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充分调动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学生在自主管理中,由自律反观他律,可以感受他人生活与工作的方式,他人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他人管理时的辛苦和压力,通过这种角色换位思考,从而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养成宽容、协作的良好人际关系,学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推进自己社会化的进程。

(1)建立健全班规制度

健全完善的班规是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够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基础。而以往的班规往往由班主任一个人制定,学生执行起来可能并不情愿,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就可能产生一定的逆反情绪,为班级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更谈不上学生的自主管理。究其根本,我认为原因就在于这些班规的制定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加以考虑,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需求。而实际上,只有当规定演化为学生发自内心自觉的习惯,教育管理才能达到它应该有的最高境界,这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开始。

因此,我认为,在班规的制定过程中,民主是唯一的方式。民主的班规制定方式一方面让班规更切合学生的实际,使班规更加科学,更有可操作性,同时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更易推动班规的落实。

在学年开学的第一次返校时,我只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制定班规。在开学第一课上,我请学生们自由发言,说说以前有哪些班规应该继续落实,还有哪些班规应该重新制定,学生们各抒己见,思考得非常全面。放学后,我将新班规整理完毕,并在每条班规后面附上制定者的名字。这样,班规不再仅仅是学生要求上进的自觉性,而已转化成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与义务,从而达到两者的有机统一。

(2)民主选举班干部

班级的自主管理,很大程度上依靠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而班干部的产生必须是全体学生共同选举的结果,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更支持班干部的工作,才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自主管理体系。

在我班,班干部选举往往要经过这样几个步骤,首先是班干部职责的制定,班长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学习委员负责什么,卫生委员负责什么……这些内容需要全班同学的共同制定。然后是班干部职位的自荐竞聘,有意愿当班委的学生上台进行一到两分钟的小演讲,说明自己想竞聘的职务、自己具有哪些优势、将来想怎样为大家服务。这种自荐竞聘的过程既是审视自己的实力,掂量自己的德行与责任,确认自身管理潜能的过程,更是学生自信力、公信力和综合素质展示的过程。竞聘结束后由班级全体学生民主投票,并当场唱票产生班干部。

经过民主选举出来的班干部们绝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助手,全班同学共同制定的班干部职责赋予了他们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在任期中间,全班同学要对班委投信任票并进行民主评议,能者上,声誉较差者即刻调整。实行班干流动制,对在岗的班干部有一定压力,促进他们在工作中个个尽职承担管理职责,既提高自己的才干,又壮大了班级的发展。

(3)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

关于班级管理,魏书生老师曾讲过,他在班级管理中最有效的策略是把班级所有的事情都承包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承包一块“责任田”,通过让学生充分行使主人的权力,最终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级管理制度。

吸收魏老师的经验,我在班级管理中建立了班级岗位责任制,每一位学生在班级内都扮演着一定的 “角色”,使他们都能有为同学服务的机会,真正落实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承担班级活动的各项责任,使学生得到锻炼。班级设立各种各样的岗位。如值日监督员、劳动管理员、桌椅摆放管理员、生活用品管理员、整理书桌检查长、学习班长、早读检查长、卫生检查长、小组学习组长、小组纪律监督员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各自的潜能。以上的角色全班学生轮流担任,保证人人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班级自主管理机制,形成了民主、科学的自治型班集体,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潜移默化地达到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负责的目的。

(4)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

为确保已经制定的班级规章制度能有效地实施,并保证班干部和各岗位的学生能切实职责,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评价监督制度,否则制度本身因为缺少了监督,将会成为一纸空文。为此,我班设计了“你追我赶”的评价奖励机制,将学习成绩、行为规范、岗位责任转化成可以定性定量的评价指标,在每周班会课上对一周的班级情况进行总结,对同学们认可度高的学生奖励一朵“小红花”贴在教师后面“你追我赶”的版块内,并定时总结,这样,学生能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参与管理、进行自我提升的状态。

总的来说,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挖掘学生的自主管理潜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在班级中开展自主管理的研究,更是对班主任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着班主任在工作的一线不断地思考、创新工作手段,不断地寻找适合学生和班级成长的新方法,为每个学生的发展负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探寻更多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方法,同时在工作中使自身的专业化素养不断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