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在班级自主管理中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
一、研究背景
今年,学校开展了“运用‘自主’理念,促进学生品德发展途径和方法”的课题研究,作为青年教师,我有幸参与了此课题,并进行了在班级自主管理中促进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收获。
二 、课题提出
十二五期间,我校承担了中国伦理学会专业委员会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和谐德育体系”,本年度,我校重点研究“运用“自主”理念,促进学生品德发展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的途径和方法。班级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教育单位,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的第一个社会化群体,其间蕴藏着巨大的影响学生主体发展的教育潜力。因此,班级管理方式对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直接的影响。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往往习惯于根据自身的观念与意识,为学生制定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许多班主任在教育过程像是一个威严的长官,而学生却只能是顺从的臣民,这种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阻碍,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
著名教育理论家肖川
标签:
教育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做好班级小主人
摘要:作为“运用‘自主’理念,促进学生品德发展途径和方法”的实验校的研究,我尝试了“让学生做好班级小主人”的课题研究。作为学生,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所以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做学科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教师应该让他们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如何管理。所以,学生也应该是班级的主人,是班级管理的主人。
十二五期间,我校承担了中国伦理学会专业委员会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和谐德育体系”,本年度,我校重点研究“运用“自主”理念,促进学生品德发展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的途径和方法。班主任是管理班级的,他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我认为就像课堂教学一样,班主任不应该成为管理的主力,而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监督者。从我做班级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个三十几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班主任和几个科任教师来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最终要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那么作为班主任,怎样为孩子们创设条件,使人人都成为管理者,个个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