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区金源小学陈一新(第二课淘气的小猫)

标签: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教育 |
分类: 科研课题研究 |
教学课题 |
|
||
教材分析 |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使用各种模块让小猫动起来,在解决问题的基本上设计一些研究性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新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技能得到一定的发展与提高。所以可以先按照书上的例子进行教学,在设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开放学习要让学生感兴趣。 |
||
学生分析 |
由于高年级的学生个性比较活跃,观察理解分析能力都很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考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备课和设计任务时,应该充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
||
教学目标 |
1. 了解Scratch脚本的顺序结构;尝试事件、动作、外观、控制模块的基本应用。 2. 学会为角色添加造型;掌握修改模块参数的方法。 3. 通过制作动画使学生感受Scratch图形化程序设计语言编程的快捷性,培养学生学习Scratch的兴趣。 |
||
教学重点 |
学习Scratch中角色的移动和旋转。 |
||
教学难点 |
在角色运动过程中,让角色的动作运行得更连贯。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教育 |
||
教学流程 |
活动设计意图 |
||
一、激情导入 二、问题启发 学生可以看书中例题操作,可以相互交流完成这一系列动作。
设计意图: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小猫行走速度太快的问题,这时讲解“ 学生完成书中例题后,让学生不看书重新做。看是否还能完成,完成的学生可以帮助完成不了的学生,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这套编程。
本任务的难点在于小猫翻跟头的动作更形像,同样可以采用假设的办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小猫翻跟头会很累,脸色地变红,这样我可以用“ 三、巩固练习 知识创新 任务驱动:编写小猫的后续动作。提高创造能力。 设计意图:本环节属于加强练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 四、归纳总结 畅谈收获检验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为学习下节课做好铺垫。 附:板书设计 “事件”模块组 “动作”模块组 “外观”模块组 “控制”模块组 |
|
||
教 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