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录片里的父亲

(2022-04-06 08:37:55)
纪录片里的父亲

纪录片里的父亲

纪录片里的父亲

 疫情封闭期间,闲来无事上网搜索过去的纪录片,忽然想起一个七十年代初的纪录片有父亲的镜头,急忙找来观看。第一次看这片子时我刚上一年级,那时放电影正片前有加片,一般是新闻简报或专题纪录片。记得看加片时银幕上出现了父亲的形象,当时激动得不得了,没想到看似普通的父亲却参加了闻名全国的工作。这部纪录片叫《山村小水电》,反映的是勤劳智慧的河北省青龙县人民战天斗地办水电的壮举。青龙地处塞北,是雨水集中平时干旱的山区,水利资源丰富但水源小且零星分布,办水电需要解决水流落差低和流量小的问题。他们迎着困难上,带着干粮,推着独轮车,出大力流大汗,挑灯夜战,用双手在深山峡谷建起了水库,蓄积山流雨水,从此不怕涝不怕旱还能发电。山里有的河流水量大但落差低,他们劈山凿洞,硬是用原始工具开出了一条近千米的山洞,人造水流高落差推动水轮机发电。有的河流是沙子底河床表面没有水,他们就一锹一锹把沙子挖掉,在地下建坝使潜水变明水、地下水变地上河,就这样小水电在青龙生了根开了花。其中四个公社合办小水电让6300户人家点上了电灯,灌溉了1500亩农田。

   银幕上的父亲年轻清瘦、神采飞扬,当时是水利局局长在一线负责指挥,天天在工地,几乎不着家。建水库的一些事我记不清了,但一件与“水”有关的事让我印象深刻。有一次学校组织活动要过一条河,正赶上发水,我们就手拉手涉水过河。水没腰且急,我一不小心让一只凉鞋脱脚,迅既被水冲走。那是新买的,望着远去的它,我心疼极了。中午穿着一只鞋回家,被老妈一顿数落。老爸说没事,能找着。他带我到了河边,让我指认了“失事”地点。老爸看了看,带我走到下游一个地方,只见河中间有一个小冲击平原,河水分叉从两边急过。老爸趟水到那里,不一会就捉到了“逃犯”。新鞋失而复得,我高兴坏了,心想搞水利的老爸真牛。

  九十年代初沿海开放城市秦皇岛为解决吃水用水问题全力推进“引青济秦”工程,父亲又被委以重任,在一线作技术指导。年近六旬的他干起活来像小伙子一样不要命。有一次排查险情,他不顾劝阻跳进齐腰的激流中摸索前行,感动了众人。工程竣工后他受到了全市表彰。

 时光如梭,五十年弹指一挥间。现在看这个片子,不禁泪眼朦胧。父亲离开人世已两年多了,但他的身影却留在记忆中,留在他深深爱过和战斗过的土地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戏匣子的故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