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四年级《主持朗诵》课程纲要
(2015-11-02 08:42:28)
标签:
教育 |
《主持朗诵》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
主持朗诵 |
||
适用年级 |
4 |
总课时 |
20 |
课程简介(200字内) |
本课程主要讲述朗诵的入门、朗诵的连停、语气重音、节奏等技巧,并结合实例讲解,让学生们更容易掌握。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课堂实践。 |
||
背景分析 (500字内) |
目的和意义: 在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强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朗诵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学生语言素养,探索语文教学新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
||
学情分析: 1、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及读书展示等均不够大方、大胆、大声; 2、朗诵主持课上,能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内容的学生少之又少; 3、在课下学生的玩耍打闹却很放得开,声音也是无比洪亮。 4、缺少教师的引领和指导,缺乏教师的激励与关注。 |
|||
资源分析: |
|||
课程目标 |
1、通过朗诵校本课的开展,使学生初步了解朗诵,感受朗诵作品的美,激发学生对朗诵的兴趣,增强学生厚实的文学底蕴。 1、掌握连停、语气、重音、节奏等朗读技巧,提高朗诵水平。 2在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强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朗诵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
||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
一、学习主题:大声学朗诵 二、活动安排: 1、朗诵的入门 2、朗诵技巧——调整气息 3、朗诵技巧:调整气息的练习 4、学习朗诵技巧——眼神和表情 5、学习朗诵技巧——重音和轻音 6、学习朗诵技巧——停顿和相连 7、学习朗诵技巧——停顿和相连 8、学习朗诵技巧——朗诵的节奏 9、学习朗诵技巧——做好朗诵标记 10、精品练习《少年中国说》 三、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两节课 四、实施要求: 1、加强教师自身的朗诵教学的能力。 2、研究学生朗诵能力发展标准,确定相应要求。 3、对应培养目标和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宜的朗诵素材。 4、发挥语文教学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突出朗诵能力的培养。 |
||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
1、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3、在评价时既要有反映学生与同学之间横向比较的成绩,也要有照顾个性差异反映自我发展的纵向成绩。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教学过程中的表现(70%),朗诵比赛的结果(30%) |
||
主要参考文献 |
1、《朗诵•语言表演艺术考级辅导教程》(儿童卷),雷礼,2008年,上海音乐出版社; 2、《朗读技巧》,王宇红,2002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