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校本课程 课程纲要 教学计划及教学反思
(2015-11-02 08:35:41)
标签:
教育 |
儿童绘画校本课程纲要
黄皓
课程名称:儿童绘画
授课对象:3年级学生
课程性质:校本课程
学习背景:
本学期儿童画进行儿童装饰绘画部分的学习。装饰绘画是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绘制而成的图画,具有浓厚的装饰韵味。低中年级儿童的画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儿童又喜欢用鲜艳色彩涂抹,同时他们又是天生的想象家,他们的想象超出成人,儿童装饰绘画中的形象是不受空间、时间和物与物之间自然逻辑关系所制约的,孩子们可以任凭想象来构成画面,其色彩也可以随着主题的大胆选配。儿童装饰绘画具有很大的主观性,适合此阶段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儿童装饰绘画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的空间,并将对孩子们的能动性及其独立创作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课程目标:
(1)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儿童装饰绘画》最基础的知识,提高绘画水平及审美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儿童画经过学段训练,逐步能掌握对色彩的理解及运用,掌握油画棒、水彩笔等技法的运用。
(3)让儿童学会用色彩装饰画的语言来描绘自己所了解的世界,提高儿童的观察力、表现力,极大地激发儿童对色彩的兴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作画习惯。
课程内容:
1.进一步理解“装饰”概念:装饰的表现特征是外形与花纹的形式美。
2.进一步提升学生用线条进行装饰的绘画方法。
3.学习装饰画的色彩运用。
4.通过审美评价与集体创作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学习内容:
1、学段一:工具材料介绍,
色彩知识学习,
油画棒、水彩笔技法训练。
2、学段二:临习范作
3、学段三:想象创作(重点阶段)
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系统学习与训练。
课程实施建议:
(1)组织形式:兴趣小组学习
(2)课时安排:每周2课时
(3)场地:四年级六班教室
(4)用具:绘画工具材料学生自备,
(5)方式:教师示范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
(6)原则:灵活自主性原则
课程评价建议:
新课程中指出,不仅要关注评价的结果,更要关注评价的过程。
(1)评建内容: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关注学习对基本知识学习的过程,强调评价多元化,学生自评、家长和同学互评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师生关系的感受,学生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体验等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
(2)评价方法:在评价方法上除了观察、调查、考察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重视形成性评价,定期展示孩子的作品,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
(3)教师评价:多加鼓励,多赞扬,激发学生绘画兴趣,培养创作能力,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适当评价。
儿童画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装饰”概念:装饰的表现特征是外形与花纹的形式美。
2.进一步提升学生用线条进行装饰的绘画方法。
3.学习装饰画的色彩运用。
4.通过审美评价与集体创作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观察方式来指导学习。植物、动物、人物的外形、特征、色彩,来理解装饰画的特征和审美表现方式。
知识点、教学难点:
知识点的把握、装饰语言、形式及结构意识、装饰的能力。
教学难点: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以及在图案制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序号 |
教 学 内 容 |
1 |
《景》 |
2 |
《绘中秋》 |
3 |
《双层巴士》 |
4 |
《开饭了》 |
5 |
《秋天的味道》 |
6 |
《万圣节》 |
7 |
主题创作“一花一世界”——《多只鸟》 |
8 |
《红、黄、蓝,我做主》 |
9 |
《五彩树》 |
10 |
主题创作“一花一世界”——《我有一座小房子》 |
11 |
《立体装饰画》 |
12 |
《美丽的裙子》 |
13 |
《猫》 |
14 |
《风景》 |
15 |
《自行车》 |
16 |
《趣味线团儿》 |
17 |
《睡梦中的女孩》 |
18 |
自由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