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花木兰刘亦菲李连杰中国历史文化 |
分类: 情感 |
看了电影《花木兰》,深深觉得:迪士尼也是国际顶尖的公司,顶尖的制作团队,怎么产出的作品,却对中国文化,历史,价值观认识那么肤浅,甚至有非常深的误解。
故事发生在魏晋南北朝的北魏,战争是一个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和另一个北方游牧民族的交锋,故事背景不是中原汉文化体系。
其中的军事制度:一个人上战场,要自己买马买武器。是因为当时是府兵制。花木兰的父亲是军事小贵族,她的家境是相对优渥。
府兵制:平时是小地主,在和平时期享受一定待遇,当需要打仗的时候,需要你出钱出力去打仗。
《花木兰》里,贴花黄,腮红,这样的妆容?
《木兰辞》,“可汗大点兵....” 可汗,不是李连杰演的皇帝,这是一场北方游牧民族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
北方游牧民族为什么生活在南宋时期的福建土楼?圆圆的客家土楼,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农耕文明的建筑,完全和好战的游牧民族性格背道而驰。
郑佩佩扮演的媒婆家门口的对联写着: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望世间眷属全是有情人。
郑佩佩的妆容?这不是西方老巫婆的故事,处处透露出西方对古代中国东方审美的偏见。
演员浮夸的造型设计,暴露创作者心目中对东方的想象十分扯淡。
创作者添加了太多令人迷惑的元素。
首先就是“气”这个概念的运用。电影里把“气”理解成一种天生的神力。
构思和《星球大战》里的原力一样,花木兰和绝地武士一样。
奇怪的舞美,创作者对真实的古代中国并不感冒。
创作者对中国文化并不理解,结尾处皇帝赏赐她的宝剑上“忠勇真”被刻在了宝剑的一面,“孝”则被镌刻在了另一面。
从“气”到“忠勇真”,再到女权,各种与中国元素不搭调的内容不断叠加,让影片更加表意不清。
花木兰的故事,被迪士尼改编得光怪陆离,刘的粉丝如果非要说这是为了照顾西方观众的思维,那我要说,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给西方观众,对增进相互了解
毫无益处,这样做真的好吗?
让不懂中国历史文化的迪士尼翻拍一个有厚重历史的故事,花木兰不是迪士尼的公主故事,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失败的 ......
摘自:追星网 www.zxsta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