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微信张小龙年度演讲朋友圈三天可见 |

微信张小龙在年度演讲里说了这么件事:
有超过一亿人,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个开关,是微信里用的人最多的。
这个数字令我吃了一惊。
为什么设置“三天可见”?
有人说这样会导致人自我封闭;还有人说这样设置的人防备心重,不够坦诚。
还有人把设置了三天可见的朋友都删了,因为“三天可见,不如不见”。
更多人不理解:你要么就别发,发了就别藏着。今天发出来,明天又藏起来,什么意思?
尽管如此多的争议,依然有超一亿人,隐藏掉三天前的自己。
设置三天可见的人大概是这样:
觉得之前的自己不够好
像我们翻看小时候的照片,觉得太土了,不堪入目。
同理,今年看去年的朋友圈,当时特别想分享的见闻,现在看特别傻;当时觉得美美的照片,现在怎么看都嫌丑……
于是在莫名羞耻中,把过去了藏起来。
想屏蔽自己的黑历史
可能去年暗恋了谁,谈了场恋爱,情绪不稳定……
当时觉得每一条都非发不可,但回头看特别尴尬。能藏起来留给自己最好。
三天前的我,过期了
上午和下午,可能想法和心情都不同。
可能去年某日我说过什么,和现在的我毫无关系,就不要展示了,免得人家误会。
减轻发朋友圈的压力
他们不太把朋友圈当展示平台,认为它是自己的生活记录册,很随性地发些生活点滴……什么都有。
觉得这些东西不适合给那么多人看。但是删了不忍心,设置私密又没必要。
有了这个设置,就不用每次发动态都前思后想了,不用担心什么好不好看合不合适应不应该了,反正三天后就遁于无形了,压力会小很多。
不希望被了解太多
一些不熟悉的同事,并未想有太多深交。
缺乏安全感的人,尤其不喜欢被窥探。设为三天可见,你可以来了解我,但是一点点就好,不要太多。
还有很多人,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设置三天可见。
很多东西的答案,连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
我们应该要学会接受人的复杂,包容人的不同,理解人的自相矛盾,允许人有种种私心。
一亿人的三天可见,它很正常,很普遍 ......
摘自:追星网 www.zxstar.cn
前一篇:周迅、朴树:每个人都会被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