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删除的生活

标签:
情感 |
在上一个年代,大家坐在一桌吃饭,侃侃而谈。而今,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各自低头对着自己的手机,可以一整晚不说话。
仿佛朋友圈里的朋友,才是身边真实存在的朋友。朋友圈里的想念才是最深情的思念。
而在微信里好久不见终于见到的朋友,叙起旧来也就三言两语,免不了被朋友圈的小红点打断,忍不住拿起手机,继续诉说下一段想念。
而坐在对面的那个人似乎也忙,一手举着刀叉,一边沉浸在自己手机里那段极其重要的对话中。
地铁、排队、甚至和家人吃饭、跟朋友聚餐,一整天下来,我们已经离不了手机。而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全没记住。
我们都沉浸在朋友圈的世界当中,某个新闻、某段视频,当时大笑觉得无比有趣,在手机里活完一整天后,抬头看看周围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再仔细回想,自己的生活又有没有真正去活过?
人们总是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刷新。无论有没有朋友圈的更新,无论有没有想表达的心情。刷新朋友圈这个不经意的动作已经潜移默化,渐渐成为我们行为中连自己都无法意识到的难以改掉的习惯。
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刷新朋友圈的动作中,很难发现这个细微的动作其实在无限地消耗着我们的精力,浪费有限的时间。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慢慢退出你的朋友圈。
尤其是那些有着更加清晰的人生目标,并为之按部就班努力着的人。
他们会选择信息比较集中的网站、专业领域强的区域来获取信息。他们不会在朋友圈中这个混杂的大锅菜中消耗大量时间。
当然,普通人的生活没有那么高大上,没必要非得做到跟朋友圈一刀两断。
我们始终需要一个渠道来沟通感情,记录生活点滴,分享趣闻,甚至宣泄情绪。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界限,一旦过界,物极必反,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过度依赖朋友圈,难免变得焦虑、空虚。当朋友圈的小红点不再亮起的时候,又丧失在现实生活享受真实人生的我们,肯定会感到局促、不适。
也许,终有一天,朋友圈也会被其他事物所取代,但它仍然是这个世纪伟大的发明之一。
而我们要做的,不是遗忘,更不是放纵朋友圈慢慢删除我们的生活。而是在朋友圈,记录下我们丰富多彩的整个人生。
(谢谢朋友们对孙格格的关心)
前一篇:你为什么总觉得自己不幸福?
后一篇:香港电影曾经那么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