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只适合在朋友圈里做朋友

标签:
朋友圈存在的意义刚刚好的朋友圈闲聊和刷存在感情感 |
朋友圈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这个社交宽泛、时间价值感又强烈的时代,微信朋友圈的存在并不是只是为了闲聊和刷存在感。所以究竟怎样才是刚刚好的朋友圈?
每逢节假日,总会收到无数条群发信息,不过节的时候,依然会有各种群发的早安、晚安,有时难免抱怨:群发个信息有意义吗?
我不习惯群发信息,却又觉得不回人信息是件不礼貌的事,但信息太多,所有的祝福真的是没办法一一回复。
因为工作关系,微信好友越来越多,以后会更多,要是坚持每条信息必回的话,估计这辈子的时间都花在回微信上了。
不得不常常生出疑虑:朋友圈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一年,微信里的好友即将封顶,里面除了亲朋好友,还有很多媒体作者和网络红人,但我几乎不和他们交流,因为我太知道一个捧着笔记本和手机工作的人每天有多辛苦,所以朋友圈里碰上了点个赞,绝不多言。
一次, 一个加了微信好久的人深夜在朋友圈发了条信息:
“急需处理一张图片,有会PS的朋友救个急。”
刚好我会,刚好没睡,我便揭榜回了信息。
她说:想不到你会帮我,我一直觉得你好高冷啊。
我回以微笑,哪里是高冷,我只是害怕平时的闲聊打扰到对方罢了。毕竟这个社交宽泛、时间价值感又强烈的时代,微信朋友圈的存在并不是只是为了闲聊和刷存在感。
问了对方的要求,很快将处理完的图片发过去,她高兴的道谢,然后我们彼此道晚安。
以后的交集也只是朋友圈的点赞,但这样就刚刚好,因为彼此都很忙碌。
还有一次,我在支付宝的借贷到了还款时间,看到提醒信息已经是晚上了,才发现绑定的银行卡里忘了充钱,笨拙的我一时没想到其他法子,只得试了试万能的朋友圈,发了条信息:
“江湖救急,谁的支付宝有钱,以微信钱包兑换一下。”没想到得到了一群人回复,还有一位陌生微友私窗问怎么能帮到我。
我们从未有过交集,甚至怎么加的好友都忘了,只是看她的朋友圈,才了解到她是个做保险类工作的,起初还心存顾忌。
她加了我的支付宝,只问了一句要多少,我回复后不到30秒,钱就转过来了。
我当时就被惊呆了,在我还没有微信转款给她,甚至没有任何承诺,她就这么果断的打款,难道不怕遇上骗子吗。
为了表示诚意,我立即微信给对方转账过去并附带了小小红包,当我将自己的疑虑说出来时,她发了一个可爱吐舌的表情,回复道:
“我常常关注你的朋友圈,虽然没有留过言,但感觉你绝不会是个骗子。”
那一晚,觉得内心特别温暖,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那么简单,哪怕只是微信朋友圈里未谋面的人。
我心生崇拜的人,会尽心去帮对方,自然不懂得去说些蜜语,顶多是节日里简单的问候,就算是工作,也是极尽简练的语言,不去浪费对方的时间。
当社交软件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也不再是擦肩而过,也不只是会因为人群中的那一眼而相识,我们有机会结识到各类人群,在社交上也自然会消耗更多的时间。
有时候,并不是因为功利主义淡薄朋友间的关系,而是因为我们是微信朋友,所以更懂得尊重对方的时间。这样的真诚是比时刻亲密聊天更体贴的交往方式。
我们不去鄙视别人的朋友圈里发什么,不去怀疑对方发给你的信息有什么动机,哪怕一条群发的问候,一条求点赞的信息,既然存在于彼此的朋友圈里,你有发的权利,我也有无视的权利。
你在我的微信里,我们各忙各的,你需要我时,我就站出来,我有困难了,你碰巧看到顺带帮我一把。这就是刚刚好的朋友圈。
(谢谢朋友们对孙格格的关心)
前一篇:“聋哑瞎”式伴侣到底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