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们为什么都喜欢玻尿酸

标签:
皮肤含水量玻尿酸的保湿功效皮肤类型调节水油比例玻尿酸的缺点 |
话说玻尿酸还叫透明质酸的时候,还没这么有名气,改名叫玻尿酸后就火了。
透明质酸是一种多糖,由D-葡萄醛酸及N-乙酰葡糖胺组成。
因为它有较强的携水能力,所以受到爱美女士们,特别是明星们的重用。
玻尿酸保湿真不错,
其实玻尿酸是皮肤中天然存在的填充物,起着保湿、修复、营养皮肤的作用。
保湿是皮肤护理的重要一环。
我们的皮肤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表皮和真皮。
真皮主要成分是各种纤维以及纤维之间的基质。基质可以结合大量水分,是真皮组织保持水分的重要物质基础。透明质酸就是真皮中含量最多的基质之一,若真皮基质中的透明质酸减少,会导致含水量下降,进而导致皮肤干燥、无光泽、弹性降低、皱纹等。
表皮是皮肤最外层的保护屏障,正常情况下其含水量为20%-35%。当表皮的含水量降低到10%,就会发生明显的皮肤干燥、粗糙以及脱屑等,而且自己也能感觉到皮肤不适、瘙痒等。
这时,就要请作为保湿剂的透明质酸出场了。在环境湿度相对较低时,外用透明质酸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锁定”在表皮上;
同时,少部分渗透入真皮的透明质酸,可以从真皮中吸收水分并传输到表皮,达到“由内而外”的保湿效果。
与其他常见的保湿剂,譬如丙二醇、甘油、尿素等相比,玻尿酸的保湿功效略胜一筹,且多数玻尿酸制剂无油腻感,用后能即刻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皮肤变得光滑和滋润,被广泛用于各类化妆品。
但是含玻尿酸的化妆品的价格高一些(与甘油、尿素1-2元的价格相比),所以从各种保湿剂的性价比来说,玻尿酸并不一定是最优选择。
保湿,一个好汉三个帮
,
虽然透明质酸的保湿作用优于同类,但是,只用玻尿酸来保湿是不够的。
保湿并不是简单地将水分吸收到皮肤中去,真正的保湿需要保留住皮肤中的水分,尽可能阻止或延缓水分经表皮流失,同时让表皮纹理变得光滑。
因此,保湿除了要有保湿剂,还要有封闭剂和润肤剂。
玻尿酸会在角质层形成一层富含水分的薄膜,同时向内(皮肤)、向外(环境)输送水分 。
因此,环境干燥时,还要依靠封闭剂减少它向外的水分蒸发,才能持久保湿。
封闭剂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阻止水分散失,通常都比较油腻,例如凡士林、矿物油、硅树脂衍生物等。
润肤剂则是填充表皮最外层细胞间的空隙,使皮肤表面纹理光滑、柔软,在短时间内体现化妆品的功效和美容效果。
根据不同的内在特性,又可以分为保护性的、去脂性的、干性的或收敛性的。
玻尿酸除了保湿以外,也有一点润肤剂的功能。
事实上,现在市场上口碑较好的保湿产品往往是三者的“混合物”,特定配方往往用于特定皮肤类型,调节水油比例。
因此,购买护肤品时,需要首选了解自己的肤质,然后寻找适合自己的配方和剂型才行!
注射见效快,效果难维持,
外用的护肤品需要“仰仗”表皮的渗透能力和吸收作用才能进入真皮甚至皮下发挥作用。
但如何才能让护肤品有效成分很好地穿透表皮屏障,一直让研究人员头痛不已。
目前尚无很好的方法能仅通过涂抹就让透明质酸进入“深层”。
现有的较成熟的将玻尿酸导入真皮或皮下组织的方法就是“注射”,也就是通过很细的针头将透明质酸导入真皮或皮下组织,不同的导入量还有不同的临床作用。
注射量少时,可以用于填充皮肤的细小皱纹或疤痕,让皮肤恢复平整和弹性。
注射量多时,可以用于重塑局部的外观,例如提高鼻梁、修复鼻尖、丰满脸颊、丰满双唇、修复唇形、修饰下巴等等。
虽然临床上使用玻尿酸是做填充之用,但是注射玻尿酸后,附带有些保湿的效果,皮肤也变得细腻有光泽。
一方面可能是增加真皮或皮下组织中玻尿酸含量,可能增加了向表皮传输的水分,但更有可能是注射玻尿酸对于真皮的刺激增加了胶元蛋白的合成,才让皮肤变得细腻有光泽。
吐槽:难道没有可能仅仅是因为注射了玻尿酸把表皮给“撑开了”,显得细腻有光泽吗?
玻尿酸的缺点就是人体会吸收它,所以要维持效果,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打针,哎,做明星,真是辛苦!
(谢谢朋友们对孙格格的关心)
后一篇:表面上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