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怎么变成熟的?

标签:
情感人都是怎么变成熟的?每个生命最重要的事 |
我一直相信,这个宇宙的一切,都是能量守恒的,一切都有代价,只是有的无形,有的有形。有的被世人认可,而有的只能独自承受。
有这么一句话"你想要得到你从未得到的东西,也意味着你要失去你从未失去的来换。
人要变得成熟,有些答案总是永远政治正确的。比如多看书,多琢磨,多接触优秀的人,然后思考,坚持。这是永远正确的说法,但问题是,为什么真正能做到这些的 人这么少?当然这其中有性格环境的因素,但依然有不少即使意识到却仍然做不到的人,为什么?——因为很多人缺少做这些事情的源动力。
你跟一个胖子说你要减肥了,他也知道要减肥了,可是知道要减肥,跟打从心底想去做,却隔着一片太平洋那么远。
而相反,一个大美女对胖子说,你减肥成功我就跟你在一起,这源动力就能让他立马热血沸腾。
所以我们也是一样,我们听了那么多道理,难道不知道对错?
可尽管知道有些事是对的,却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做这些事,因为很多正确的事,并不能使人愉快。更可怕的是,我们害怕即使我们去做了,也许也没有什么结果。
“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就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都他妈的太苦了。”——《闻香识女人》
胃动力不足,可以找吗丁啉,对自我改变的源动力不足,怎么找?
我还是喜欢分享一些故事,因为真实的经历中,有太多值得思考的东西,远胜于直接下结论。
一.
小学时代一个同学,原本是个纨绔子弟,生活安逸而富足,喜欢打架。五年级那年暑假,他父亲意外身亡,据说是欠了巨额赌债,一时想不开。后来卖掉房子还债,从此家道中落,整个人也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认真读书。
他的转变很突然,几乎就是一夜之间,就像换了一个人,不难想象,在那之后的每个夜晚,他的内心如何煎熬隐忍。
很多年后,他已经变得很优秀温和的一个人,他告诉我,失去父亲之后,他才开始意识到,自己没有了父亲,到底算是什么,看着哭泣的柔弱母亲,他想,还有母亲需要自己守护,所以必须快速成长,去变得坚强,可靠,让母亲放心。
这种例子,很容易走极端,因为一个念想不正,就可能走向邪路。所以故事只是故事,不能当做准则,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表达一个想法。
当一个人打从每个毛细孔里意识到,他不能依靠任何其他人,不能总把希望寄托在外界,只有通过让自己强大才能保护自己和心爱的人,就开始快速成长了。
二.
恩师跟我讲过他家的事,小时候家里穷,初中时期,弟弟不爱读书,脾气也不好,老想外出打工,跟家里也老闹矛盾。有一个暑假,他在跟家里大吵之后,离家出走了。
家里找了三四天,都绝望了。这时候,他回家了。
一个人,两手空空,风尘仆仆脸色苍白。一言不吭地躲进了房间睡觉。
之后跟我恩师去跟他谈心,才知道他被人骗了去挖煤矿,结果在半道上被人丢下,所有行李都被抢走了。
而那个地方,是片毫无人烟的荒漠地带。他一个人凭着感觉走回家,风餐露宿,饥肠辘辘,夜晚还担心野兽的出没和自己累死在荒野里。
半夜醒来,盯着漫天繁星,他的心中瞬时无比平静,之前的那些戾气突然一扫而空,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家人的意义,未来是什么,人生需要怎么样度过等等。虽然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他开始自己学会了反省与思考。
后来我恩师的弟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沉下心来认真看书,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去问我恩师许多人生的思考。真正热爱上了读书与思考。
很多年后,他成了一个物理老师。这是他曾经不曾料到的。
如果没有那次意外,没有那次真正安静的夜晚,也许,他就真的游荡在外,成了一个浪子。
生活就是会开一些不经意的玩笑,给你转个弯,绊个道,然后给你不一样的视角。
有些人很幸运发现了,有些人一辈子在无视。然后忆往昔,恨当下。把一切都怪给命运。
我不确定是不是真的苏格拉底说的,有这么一句话:没有经过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一个不懂省视的人,一辈子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人,看似忙碌,看似辛苦,可能从没成熟过。
三
故事讲完了,我想说,年轻的我们总渴望快速成熟,独当一面。但是很多事情真的是欲速则不达,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个世界的虚无与荒谬,人生的变幻与无常,感情的复杂与细腻,真的很难一下成熟。有也只是伪装出来的世故。
你要在感情上成熟,不被伤害一两次,沉痛失恋一下,是无法自然成熟,天生老手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祖宗已经说得很精练了。
我曾写过一段话:哪有人天生会懂事,只不过见多了恶心的人。
年少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美好的想象,亲身参与社会与现实的许多游戏与规则,你才能切身体会这个世界的复杂与单纯,有趣与无奈。
圣经曰:“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其实再多的建议,关键还是看你自己能不能迈出第一步。
我 遇到过很多人,跟我不满现状想改变,但永远下一句是自我辩解,比如谁让我穷,我胖,我没有个好爹,我读书不够,我运动不行,我没有特长,我喜欢的人不会喜 欢我。就算我努力比不上人家天生赢家,或者最恶心的就是——明明想改变,非要昧着良心说我觉得现在这样平平淡淡的生活挺好的,你有不平凡过吗?
人若要这么坚持自我辩解,我只能对他今后生活所有的不幸刻上两个大字:活该。
欲望本身不是坏事,想赚钱,想和漂亮优秀的人谈朋友,想要精彩有趣的人生,这都是人之常情。
坏就坏在不敢正视自己的欲望,不愿相信人的可塑性,一次次压抑自己渴望改变的心情。
想改变,就正面自己的心情,大声说出来,“我想改变!”这并不丢脸!
帕斯卡问:人在无限之中是什么呢?
一个人如何定义自己,改变自己,发现自己?这是每个人一生最大的课题。
我喜欢帕斯卡的那句回答:人只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为脆弱的,但他却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与诸君共勉,有句英语谚语送给彼此——
“The best time to plant a tree was 10 years ago. The second best time is now.”
我特别相信,每个生命最重要的事,就是不断自我更新。
(谢谢朋友们对孙格格的关心)
前一篇:每个人都曾穿越过不为人知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