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品:你所不知道的水晶知识大全(多图)

标签:
水晶的分类水晶鉴别方法如何挑选水晶水晶知识大全 |
在阳光下,沙子里有不少无色透明的小颗粒。
那些小颗粒,叫做石英。沙子里的石英通常很小。
大块的石英晶体,非常漂亮,呈六方柱状结晶,被人们称为“水晶”,是大自然中的宝石之一。
http://s9/mw690/005MSEHlty6NtEc7LPa68&690
这些二氧化硅结晶,与冰彩玉髓,碧玺等并列纳入彩色宝石范畴,古称“水玉”、“水精”。
自然界中,多是在地下、岩洞中,如果有丰富的地下水,又多含饱和的二氧化矽,同时有大气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在 550~600℃之间,再加上动则以"百万年"为计算基数的地质年龄,水晶就会依着"三方晶系"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柱状的水晶了。
正常的水晶在生长时,多可以发现和柱形尖端棱线平行的生长纹。
由于在地底、岩洞中的生长空间多狭窄,尤其在遇到地壳变动时,容易遭到其他矿石的挤压,常常会压迫产生不同的"晶面"。当含饱和的二氧化矽地下水,常常也会包覆着其他的矿石、泥灰一起结晶成长,如金红石(生长成发晶)、火山泥灰(生长成幻影水晶)等等。
所有的这些,当二氧化硅结晶不完整,形状可谓是千姿百态,都是"自然界馈赠的一部份"
纯净的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当含微量的含伴生矿物元素,形成不同类型的色心,因此,产生不同的颜色,如紫色、黄色、茶色、粉色等,绿色,蓝色,褐色,黑色 颜色由浅至深.
发晶:
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
紫水晶:
浅至深的紫色;
黄水晶:
浅至深的金黄色或柠檬色 ;
粉水晶:
浅至中粉红色,色调较浅;
茶晶:
浅至深褐色、棕色;
绿水晶
绿至黄绿色
墨晶:
黑色透明。
光泽:呈现玻璃光泽.
断口:呈现贝壳状(注意,这是水晶区分于树脂仿冒水晶的不同点)
硬度:7 (莫氏硬度比玻璃硬度大,可以在玻璃表面划出痕迹,这也是水晶区分于其他仿冒品的特点)
晶体惯态:柱状
折射率:NO=1.544,Ne=1.553 (这也是水晶区分于其他树脂仿冒品的不同点,折射率更大)
熔点:1713℃
水晶常呈六棱柱状,柱体为一头尖或两头尖。晶体通常较大,从数毫米到数米不等,若干水晶晶体生长在一起,就是所谓的水晶簇了,美丽而壮观。
http://s6/mw690/005MSEHlty6NtF8NaeN55&690
水晶的评价标准和高端宝石有所不同。
多数高端宝石把颜色放在评价的第一位,而对水晶来说,颜色和净度(称作晶体)是近乎同等重要的因素:
颜色:
对任何宝石来说,颜色都是非常重要的,水晶也不例外。
如果水晶晶体是有颜色的,如粉水晶、黄水晶、紫水晶等,其颜色评价的最高标准则是明艳动人,不带有灰色、黑色、褐色等其他色调。
如:
粉水晶,颜色以粉红为佳;
紫水晶,要求颜色为鲜紫,纯净不发黑;
黄水晶,要求颜色不含绿色、柠檬色调,以金橘色为佳。
发晶,晶体的颜色也很重要。相同发丝的金发晶,晶体完全无色(白水晶)和晶体略偏茶色,肉眼的视觉观感也是有差别的,所以前者的价格会高于后者。
净度:
水晶与高档宝石的净度要求有很大不同。
高档宝石稀少罕见,所以一般人们普遍对高档宝石的净度不会过于苛求。
而通常人们会要求水晶净度越高越好,尽量避免有较明显的内含物的水晶。
杂质:
如果水晶内部杂质中有传说中人物的造型,如佛、星座、生肖等,价值要高于同等颜色和净度的水晶。
水晶的分类:
水晶的分类五花八门,通常可大致分为三类:
显晶类:
平时我们观赏到由多条六角形水晶柱生成一簇的水晶簇,便是属于显晶类,如白水晶、紫水晶、黄水晶、粉晶、发晶、虎眼石等皆属此类。
隐晶类:
隐晶类水晶外观是一块块的,不是成六角水晶簇状。我们不能以肉眼观察到他们的六角形结晶,因为结晶的体积极为细小,需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六角形结晶。此类水晶非常平滑,因为结晶之间有水化硅,玛瑙便属于此类。
特别类:
这类水晶和一般水晶分别很大,难以归为显晶类或隐晶类,所以归为特别类,例如结晶古怪嶙峋的Skeeton Crystal(骨干水晶)、水晶内有山水星像图案的Phantom Crystal(幻影水晶)等皆归为此类。
水晶成因分类:
天然水晶:
天然水晶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生长在地壳深处,通常都要经历火山和地震等剧烈的地壳运动才能形成。天然水晶属于宝石之一。
http://s9/mw690/005MSEHlty6NtEpDuis08&690
合成水晶:
合成水晶是也叫再生水晶,是一种单晶体。 再生水晶是采用水热结晶法“模仿天然水晶的生长过程”,把天然硅矿石和一些化学物质放在高压釜内,经过1-3个月时间,逐渐培养而成。它在化学成分、分子结构、光学性能、机械、电气性质方面与天然水晶完全相同,且再生水晶比天然水晶更纯净,色泽性更好。
经过加工后得到各种形状的颗粒晶莹透亮,光彩夺目,并且耐磨,耐腐蚀。
熔融水晶:
市场上有很多人把熔炼水晶也叫做合成水晶,那是不准确的,一般都是以水晶废料为原料在高温,高压下熔炼出来的,而不是结晶成的,不具备水晶的晶体特性,所以不能把熔炼水晶与合成水晶混为一谈;
但是熔炼水晶耐高温,可以做成实用产品,如水晶杯、烤盘、茶具等。
养殖水晶:
养殖晶是指,用天然水晶做种子,然后赋予天然水晶生长的高压条件,养殖器中有富含二氧化硅的分子。然后二氧化硅分子围绕天然水晶种生长,这样的水晶成分(分子式)与天然水晶是一摸一样的,唯一有差别的是,这样的水晶磁场作用没有天然水晶强。
K9玻璃仿水晶:
还有人把K9玻璃也叫做合成水晶,那就更不对了,K9玻璃虽然有是用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熔炼而成的,但是熔炼过程中加进了24%的铅,实际上就是铅玻璃;为什么要加铅呢?一般玻璃发蓝或者发绿,看起来不象水晶,但是加铅之后玻璃的白度很高,看起来非常象水晶,尤其含铅24%的K9玻璃最象水晶,所以称K9玻璃为仿水晶。
鉴别方法:
http://s3/mw690/005MSEHlty6NtESM0GS02&690
用手去触摸水晶,天然水晶通常温度要比人造水晶的要凉的多;
用眼观察,天然水晶通常有棉絮状的包裹体,这个是人造水晶所没有的。
辨识真伪的方法大致有下列几种:
1,眼看:
天然水晶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受环境影响总含有一些杂质,对着太阳观察时,可以看到淡淡的细小的横纹或柳絮状物质。而假水晶多采用残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炼,经过磨光加工、着色仿造而成,没有条纹、柳絮状物质。
2,舌舔:
即使在炎热夏季的三伏天,用舌头舔天然水晶表面,也有冷而凉爽的感觉。假的水晶,则无凉爽的感觉。
3,光照:
天然水晶竖放在太阳光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能放出美丽的光彩。假水晶则不能。
4,硬度:
天然水晶硬度大,用碎石在饰品上轻轻划一下,不会留痕迹;若留有条痕,则是假水晶。
5,用偏光镜检查:
在偏光镜下转动360度有四明四暗变化的是天然水晶,没有变化的是假水晶。
6,用二色检查:
天然紫水晶有二色性,假水晶没有二色性。
7,用放大镜检查:
用十倍放大镜在透射光下检查,能找到气泡的基本上可以定为假水晶。
8,用头发丝检查:
仅限于正圆形水晶球。将水晶球放在一根头发丝上,人眼透过水晶能看到头发丝双影的,则为水晶球。主要是因为水晶具有双折射性。但是这样无法把天然晶,养晶和熔炼晶区分开来。只能区分玻璃等其他物质。
如何挑选水晶制品?
1,看原料:
选料精良的水晶制品,应看不到胶口及棉絮;质地纯净、光润、晶莹为好。
2,看做工:
水晶制品加工过程分为两种,即磨工和雕工。如水晶项链、手链、耳环等属于研磨品;观音像、内画鼻烟壶等属于雕刻品。
3,看抛光:
抛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晶制品的身价。抛光分为软抛光与硬抛光。
4,看孔眼:
对于缀穿水晶制品(如项链、手链),要看孔眼是否平直,孔的粗细是否均匀,有无细小裂纹。孔壁必须清澈透明,无“白痕”。
5,看颜色:
即使在同一种类的水晶中,它的不同部位的纹理、色泽也各式各有千秋。属于单色的,要色度均匀;在同一块水晶上有深浅的,则要求其色调纹路美观大方。
6,看文化:
水晶里面的包裹体象形图案,能与文化、宗教及历史有所牵连的话,价格往往会比水晶本身的价值高出很多。
天然水晶不仅漂亮,而且对人体有保健作用,佩戴养生再适合不过了.
(谢谢朋友们对孙格格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