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6】梁:《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摘抄
(2018-09-16 16:00:42)| 分类: 梁梁and小林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摘抄
1、有些你熟悉的东西再也找不到了……你在家乡完全变成了陌生人。
2、乡愁是所有痛苦中最为高尚的痛苦。
3、我庆幸自己的生活一直有这些大树相伴。最美的是夏秋两季。烈日炎炎的时候,宽大的梧桐树叶为你遮出一片阴凉;待天渐凉,秋意已深,满地枯叶又让你在大自然的四季更替中感悟生命轮回,于凄凉中还能体味一丝温暖。而如果有人突然将这些树集体谋杀,甚至尸骨无存,你关于生命与生活,就在这停止了。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漫长又如白驹过隙的人生之中,对于自己的生死,我们通常置之度外,并不畏惧。我们畏惧的是,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守不住那些美好的事物。而且,我们无一不面对这些,无一不在各自的有生之年,年复一年地见证死,见证美的消亡,任凭她在可望不可及处褪尽容颜,谢了芳菲,或像金色流沙从指间流逝。就这样日复一日,一次次近乎绝望地体验什么是“人生因为有美,所以注定是悲剧”
5、高枝啼鸟,小川游鱼。一年四季里,夏天的放牧生活无疑最令人追忆
6、无论苦难与欢笑,一息尚存,生活仍要继续。
7、以考试分数与标准答案决定学生优劣去留的所谓现代教育,更像是摧折贤良的竞技体育,而非陶冶心灵的人文教育。
8、对于这些本土记忆我将一无所知。我行遍天涯,满脑子装的都是这个世界的大事件,直到过了而立之年才有心了解一点点家乡的历史,我为此羞愧难当。
9、可叹上下五千年,不知为何而战,农民有能力一次次改朝换代,却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10、东方的祠堂也将不再是械斗者血衣飘飘的藏身之地与励志之所。
11、现实中之所以有城管对瓜农的殴打驱逐,制定政策者丝毫不体恤民情,不正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有着不平等么?
12、在帝国广袤的土地上,草民如植物,静悄悄生长,只等着帝王的收割;官员则如野兽,四处饮水,四处巡视,东张西望。草民贡献粮食和蔬菜,“兽官”检查辖区植物是否交头接耳,图谋不轨。但与此同时,野兽也的像没有地图的旅行家,绝不可久居一地,因为国王担心当地的各类野兽与植物合谋,蠢蠢欲动,并视为最大危情。
13、绝大多数中国农民也是如此,他们虽然谈不上什么宗教信仰,却也在生活中修行。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修行。在日复一日的苦作中修行,心无旁骛,坚韧不移,他们心中有对家的信仰,待人接物有伦理情谊,虽然世代清贫,却也能够内心和美,生生不息。
14、甘地说:毁灭人类的有七件事:没有原则的政治;没有牺牲的崇拜;没有人性的科学;没有道德的商业;没有是非的知识;没有良知的快乐;没有劳动的富裕。
15、我时常懊悔自己生活在城市,不仅失去了土地,也失去了森林。对于许多人来说,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过关游戏。参与游戏者不舍得放弃已经得到的,还要为新的奖励不断过关。任凭工作劳力劳心,永无闲暇。我无法想象像梭罗那样把清晨的散步当做是对一天的祝福。我不得不把我的散步安排在失眠的夜晚,准确说是安排在自己的床上,从床的左侧散步到右侧,从右侧散步到左侧,辗转反侧。
人们似乎只能通过消费来安排和丈量自己的人生。
16、乡村生活原是另一番景象。当你行走于田野,这里上接天,下接地,中间是与你共生的万物。你不会因为老牛走的缓慢而沾沾自喜,也不会非得撵上一只奔跑的野狗来证明自己的速度和价值。走自己的路,让万物生长吧,你也在按你的节奏在生长。当你把种子埋进地里,除了浇水施肥,你知道安心等待,而不必心急如焚地蹲在地里等待“第一桶金”,等待成功。只要时间到了,它自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17、乡村精英的流逝,政治上的不设防,法律上的缺位,自治精神的萎靡,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都是乡村衰败的重要原因。
18、电视以最高的效率展示它所标榜的文化与外面的世界,使许多乡村里的孩子走出乡村,可是他本人并不确定外面的世界就一定好。而一旦这些孩子走出乡村,所见非但不如所愿,甚至完全相反,为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世界而荒芜了故园与青春,这岂不是一种罪过?
19、“要么忙着生,要么忙着死”,许多人都记住了《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台词,其实,对于任何一个生命来说,生与死都是同时进行的。生是一辈子的事,死也是一辈子的事。从这方面说,我很庆幸看到我的故乡以及这个世界,虽然时刻经历着衰朽与死亡,却也时刻在生长。我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到这个万物生长的过程中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