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论及学习化社会时明确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以及“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了学校和学生未来学习的重点和根本在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国内外对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已较为广泛、深入。信息加工学派的温(Winne)指出,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对自主学习的指导或观察他人的学习等途径获得自主学习能力。”[1]另外,维果斯基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言语的自我指导过程,是个体利用内部言语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的过程。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操作主义的心理学家则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行为,它是个体基于外部强化而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的过程。以杜班拉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学派,认为自主学习的实质是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即基于学习行为的预期、计划与行为现实之间的对比和评价。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本质是元认知监控学习,其自主学习过程体现为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2]20世纪90年代,在综合以上各派观点的基础上,社会认知学派的专家,纽约城市大学的巴里·J·齐莫曼(Barry·J·Zimmerman)教授认为从本质上讲,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达到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过程作出自我监控,他们还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国内对于自主学习的研究亦有重要成果。董奇、周勇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检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3]学者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可以从横向角度和纵向角度来认识:“从横向角度是指从学习的各个方面或维度来综合界定自主学习。……如果学生本人对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自觉地作出选择和控制,其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从纵向角度界定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整个过程来阐释自主学习的实质。……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如果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全依赖教师或其他的指导和调控,其学习就不是自主的。”[4]按照庞维国教授的看法,所谓自主学习,即: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之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简单来说,自主学习指学习者从认知、动机、行为等各个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即学生积极主动地主动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阶段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意识建立的重要时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独立和思考的意识极其强烈,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果断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增强,盲目性减少,抽象思维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性和批判性显著增强。高中生的认知和自我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其学习具有了新的特点,学习的自主特征日趋明显。”[5]由此可见,高中生不但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而且高中是非常关键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时期。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第 34、35页。
[2]
刘畅:《学生自主学习探析》,《教育研究》,2 0 1
4 年第7期。
[3]
董奇、周勇:《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 4 期。
[4]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 页。
[5]古红兵,《高中历史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以学生对史料的研习为例》,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