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小凤20180415】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读书摘录
(2018-04-15 14:02:29)| 分类: 管小凤and王小洁 |
最近上了一节学科德育录像课,文本是一篇散文,所以细读了王荣生的这本《散文教学教什么》,很喜欢书中专家和老师座谈式的讨论,产生观点碰撞。部分读书摘录如下:
以学情定起点的话,原来设置的教学目标当中,了解胡同以及胡同文化的特点,这不是教学的重点,学生读后一目了然,如果深究这点的话,这一堂课肯定偏离主题了。文章关键是作者的情感,在情感的研究过程当中,其实可以结合作者语言的风格特点来把握。P134
结合倒数第二段,我们所面对的情感可能不仅仅只是这个胡同的消失,里面是否有汪曾祺先生对这种文化的思考,对这种文化的一种态度?所以我想到的另外一点是,我们当前现实当中有很多的文化在消失,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P135
汪曾祺这个人比较喜欢清静、清淡,写商品大潮的时候,后面用了一个“席卷”,对“商品大潮”实际上有点排斥的情绪在里面。P136
抒情散文和文化散文是交叉的概念,文化散文可以抒情的。P139
文中作者如何表达情感。我觉得汪曾祺对北京胡同文化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汪曾祺并没有采取一种抒情的言说方式,而是一种比较客观的呈现和刻画,换言之,作者并没有直接而强烈的抒情,比如对胡同文化,他虽然写得很逼真、生动、形象,但并没有从主观上评价这种文化是好还是不好,所以很难说汪曾祺对这种文化是褒还是贬,他只是客观地把这种文化呈现出来,就好像在对读者说,你看,北京的胡同和胡同文化就是这个样子。P140
对于行将没落的胡同文化,汪曾祺似乎并无意褒贬,只是冷静客观地描述,他既无意写一支赞歌,也无意谱一曲挽歌,他只是忠实地、真诚地用自己的笔,写出胡同文化的灵魂。P140
品味语言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当我们把它当作手段时,它就是教学方法;当我们把它作为目的时,它就是教学内容。品味语言在散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P145
依体式,定终点;缘学情,明起点;中间搭2-3个台阶。
(1)根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目标,即教学的终点。
(2)根据学生学情,明确教学起点。学生不会的和想掌握的就是教学起点。P14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