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20170924】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
(2017-09-24 21:52:26)
标签:
摘录杂谈读书教育 |
分类: 沈志辉and蜗牛 |
上回说到:我们是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述者。
今天分享: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确定预期结果。此设计将达到什么目标,学生将理解概念是什么?教师期望学生获得的特定理解是什么?可预见的认知冲突时什么?这个阶段可以考虑什么样的启发性问题能够促进探究、理解和学习迁移?学生将会知道作为本单元的学习结果,学生将会获得哪些关键知识和技能?习得这些知识和技能后,他们最终能够做些什么?
第二阶段: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需要思考学生通过哪些真实的表现性任务证明自己打到了预期的理解目标?通过什么标准评判理解成效?这种方法鼓励教师和课程设计者在设计特定的单元和课程前,先要“像评估员一样思考”,思考如何确定学生是否已经打到了预期的理解。
第三阶段: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这个阶段必须思考几个关键问题:如果学生要有效地开展学习并获得预期结果,他们需要哪些知识?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知识和技能?我们需要教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包括寻找一切适合开展教学的教育资源等等。
以上三个阶段,与常规教学实践相比,主要变化是设计者在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之前必须思考如何开展评估,而不是在结束后才构建评估。这就如同以学定教一样的道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