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婕萍2015第42周:《南风效应》读后感】

(2015-12-06 22:33:01)
标签:

读书

分类: 陆婕萍and雅宝

《南风效应》读后感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这么一则寓言,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刮,凛凛寒风刺骨,其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越裹越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此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敞怀,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这个寓言深刻地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温暖胜于严寒,感化往往胜于压服,和风细雨有时候要强于暴风骤雨。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她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转变,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也被称作“温暖法则”。南风效应之所以可以润物细无声,是因为南风包含着真诚和信任,让人的内心感动、终至感化。

古有沐谦暗杀司马楚之的故事;今有陶行知先生“四课糖”的故事,都是南风效应的典范。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也是说的这个道理。面对犯错误的孩子,教师最好的对待方式就是给他们多一份宽容和尊重,让他们自发自醒、催己自新。相反,如果教师越强硬,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越会激发学生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自然地启动“全副武装”的防御,渐渐的老师就失去了学生的喜爱,失去了在学生心目中最宝贵的位置。

这点我深有体会,在暑假刚家访完包括在新五的军训,学生对于我的喜爱是挂在脸上的。有男孩儿会给我大白兔奶糖,有女孩儿会给我零食。但开学两三个月之后,由于后期在处理事情上比较急躁,急于求成,就像北风那样使劲的刮,导致学生开始远离我,不说远离,但没以前那么亲近了。再次读到这个故事,我才深深的反思,其实我急学生自己也着急,如果我给予南风般的温暖,鼓励他、帮助他,让他重新建立起学习的信心,那么效果一定比我劈头盖脸的讲大道理要事半功倍。

感人心者莫乎情,教育有时也是一个感化的过程,希望大家从南风北风的故事中有所收获,以我为鉴,一起成为那温暖的南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