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越2015第三周】读书摘录——读《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胡适谈治学方法》(中)

(2015-02-15 13:53:17)
标签:

读书

摘录

分类: 朱贝妮and孙佳艳and诗越and陆

上周读了这本书的三分之一,这周继续阅读,发现书中的许多语句十分精彩,一些观点也甚是有理,于是摘录下来并分享给大家:

1、我近年教人,只有一句话:“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一份证据只可说一分话。有三分证据,然后可说三分话。治史者可以作大胆的假设,而然决不可做无证据的概论也。

2、我在那篇短文里,曾用古人论从政的四字诀来说明“治学方法”。那四个字是“勤、谨、和、缓。”

勤即是眼勤、手勤——即是“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勤求材料,勤求事实,勤求证据。

谨即使一丝一毫不苟且,不潦草,举一例,立一证,下一结论,都不苟且,即是谨,即是“敬慎”。

“和”,我解作“心平气和”,解作“平心静气”,解作“虚心体察”。(平心考察一切不合吾意的事实和根据,抛开成见,跟着证据走,服从人,“和”之至也。)

“缓”字在治学方法上也十分重要。其意义只是从容研究,莫急于下结论。证据不充分时,姑且凉凉去,姑且悬而不断。

所以我中年以来,常用这四字诀教人,常说,科学方法不是科学家独得或独占的治学方法,只是人类的常识加上良好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养成勤、谨、和、缓等良好的习惯,治学自然有好成绩。

3、科学的方法,说来其实很简单,只不过“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在应用上,科学的方法只不过“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4、不但材料规定了学术的范围,材料并且可以大大地影响方法本身。文字的材料是死的,故考证学只能跟着材料走,虽然不能不搜求材料,却不能捏造材料。从文字的校勘以至历史的考据,都只能尊重证据,却不能创造证据。

自然科学的材料便不限于搜求现成的材料,还可以创造新的证据。实验的方法便是创造证据的方法。

5、虽然做学问的人不应该用太狭义的实利主义来评判学术的价值,然而学问若完全抛弃了功用的标准,便会走上很荒谬的路上去,变成枉费精力的废物。

6、学问的进步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材料的积聚于剖解;一是材料的组织与贯通。前者须靠精勤的功力,后者全靠综合的理解。

7、他们的目的既同,他们的方法也只有一条路:就是寻求证据。只有证据的充分与不充分是他们论战胜败的标准,也是我们信仰与怀疑的标准。

8、上帝的观念固然可以给人们不少的安慰,但上帝若真的是可疑的,我们不能因为人们的安慰就不肯怀疑上帝的存在了。上帝尚且如此,何况一个禹?何况黄帝、尧、舜?

9、吴稚晖先生曾说起黄以周在南菁书院做山长时,他房间里的闭上有八个大字的座右铭:实事求是,莫做调人。

10、成见久据于脑中,不经考察,久而久之便成了情与理了。

11、历史家只应该从材料里,从证据里,去寻出客观的条理。

12、假设不大胆,不能有新发明。证据不充足,不能使人信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