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让你开心
(2023-02-18 14:02:34)分类: 半帆 |
自从做了专职心理老师,每天打卡心语信箱的“仪式感”成了我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不过,让我很苦恼的是,不知是心语信箱位置离教学区比较远,还是我们宣传不到位,每次开箱都是空空如也。回想上学期唯一一次满箱,还是全都来自五年级某个班的同学,因为我去南校区代课,而呼唤我回去上课。因此,这学期,每班的第一节心理课上,我都再次宣传我们心语交流室的位置,以及心语信箱的位置。我真诚的跟他们说:“无论你有怎样的烦恼,怎样的快乐,都可以写信和你们的心理老师说。哪怕你只是想找个人吐槽一下,都是可以的。要记住,不管什么时候,你们的心理老师都会“孤独”地在辅导室等着你。”
上周的一天,早上我走到辅导室门口,一眼就瞥到信箱里有东西。我赶紧拿出钥匙,打开信箱,一看,竟是半张数学试卷。我一阵失落,但仍不甘心,把试卷又反反复复看了个遍,想着是不是还在把要说的话藏在试卷的哪个“角落”,结果除了一道空着的附加题,其他啥特别的地方也没有。难道孩子是想让我帮他做道数学附加题?
当然,这种失落我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就有某班的同学无比真诚地跟我说“老师,我要给你写信”,结果第二天我满怀激动地去开箱时,空无一物。
上周在五年级上课时,我在个别班级做宣传时,偶然提到了这些关于信箱的小插曲,顺便“卖个惨”。不知是不是被我打动了,这周我的信箱总是满满的。
打开信箱,里面装的大大小小的纸,我一个个展平。
“你真的会每天都打开信箱吗?”
“曹老师,哈哈哈哈。”
“老师,数学题做吗?”
“你猜我是谁?”
……
看着一张张“信”,我一时间有些大脑充血——这和心语信箱设置的本意完全不符合啊?很明显,这群孩子不是有心理困扰,而是来“调皮捣蛋”的嘛!可我又转念一想,我现在又不是班主任,我是心理老师啊!我得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心语信箱的设置的本意是什么?难道一定有所谓的心理问题才能投信吗?当然不是!如果孩子们通过这一看似调皮捣蛋地“捉弄”心理老师的行为,能获得快乐的体验,这不也是一种收获吗?这样给自己解释,瞬间觉得开心多了,于是我将这一张张大大小小的纸条收进塑封袋里,放在柜子了锁好。
“曹老师,外面的信箱有信。”星期四下午刚上完第二节课,便看到徐老师的微信留言。我赶紧奔回去。果然,信箱又是满满的,这已经是这周第三箱了吧。我在心里盘算着——这群孩子又会给我什么惊喜呢——
“心理课好有趣啊,我好想上心理课”
“x+26=32怎么做?不要生气哦,曹老师”
“我其实没什么事。就想让你开心——一开打就有好多信,虽然都是费话,但是你要开心哦,曹老师”。
这一次,我一张一张打开信,被一个个小小的“恶作剧”治愈。因为我说每次打开信箱是空的,很失落,他们就把信箱投满了。而这些调皮捣蛋的 行为是为了让我开心。
我坐在办公桌前,忍不住回味它——作为心理老师以来,第一次获得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而让我更加意外的是,下一波幸福也已经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