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情绪管理是第一步
(2022-05-07 16:59:19)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培养出好孩子?
最近闲下来,总喜欢看一些家庭教育的毒鸡汤。今天看到一篇名为《这7种家庭,最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跟有钱没钱无关》时,又按捺不住好奇心,点进去了。大概扫了一遍,都是老生常谈了,似乎没什么新意。不过,看到“懂得情绪管理的家庭”这个小标题时,我还是忍不住放慢了节奏……
今天下午英语直播课结束,英语老师在群里发了同学们听课的时长截图,过一会,就看到梓涵妈妈在群里说:“你看看你,丢不丢人,今天的作业完成不了20辫子,你做好准备了,”这段话一看就是语音识别的,对着文字,我忍不住在脑海中想象梓涵妈妈说这句话时的状态和语气。毫无疑问,屏幕后面的她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一定是“气死了”。因为这不是梓涵妈妈第一次在群里发类似的消息,当然,也不是这有梓涵妈妈一个人会在群里发这样的消息。
或许是在家上网课上得太久了吧,孩子和家长早已“相看两相厌”,加之不像学校那样规律作息,很有孩子失去约束后,真的逐渐完全放飞自我,梓涵就是其中一个。说实话,梓涵本就不是一个学习习惯很好的孩子,以往上学,也出现过作业少写漏写的情况。记得有一次我狠狠地批评了她,之后又给她“大甜枣吃”,总算作业不打折扣了。好习惯没养成多久,这学期开始上网课了。她家的情况我大致是知道的,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根本没有空陪伴她、监督她学习。作业不上传也是常事。有时候,我会私聊她妈妈,她妈妈每次都是“急吼吼”地应和着,有两次甚至直接把电话“扔”给梓涵,让她直接跟我解释。除了子涵妈妈,还有不少家长也是如此,每天“叮”着孩子写作业,“作业写完了吗?”“怎么还没写完?”“是不是又在家玩手机了?”“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诸如此类的话语有时也会误发在班级群,每每这时,既能理解家长的不容易,又想劝劝家长“淡定”,可劝了又怕家长问“老师,你说怎么办呀”“老师,你能跟xxx说说吗?他最听你们老师的话”。我们老师当然可以 督促孩子,可孩子真的最听老师的话吗?
有哪一个孩子会真的完全不听父母的话呢?
是很多父母没有学会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与孩子好好沟通罢了!长此以往,才会觉得孩子不听自己的话,听别人的话。
文章中说,调查显示,90%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产生焦虑情绪,而很多家长又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往往敏感易怒,经常对孩子发脾气。就如很多家长面对孩子“不认真学习”,习惯性地上来就开口一顿批评、吓唬一样,这种负面情绪,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也变得暴戾,乱发脾气,因为缺少父母的理解而疏远父母。记得前段时间家庭教育名家大讲堂活动中,黄辛隐教授也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解读了孩子不想学习的深层原因,请家长尝试换一种角度去分析问题背后的种种可能。虽然方法教给家长们了,可家长们在遇到实际情况时还是“做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良好的情绪管理才是第一步。多么希望我们的家长,和作为家长的我们,能够在任何时候,都先给自己三秒钟,让自己冷静下来,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再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