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姓名:甘梓然
年龄:5岁
班级:小一班
观察教师:沈建凤
观察日期:4月15日
观察地点:园外泥地
有了前一次的摸索,这次事先把泥吧弄好,以便孩子操作。吃完点心后孩子们仍然排好队来到了泥地边,大家分别找个地方动起手来,这次绝大多数的小朋友都成功了,有的搓地粗一点,有的搓地细一点,还有的搓地很长很长的,其中甘梓然小朋友在耐心地叫沈聪淼搓,先怎样后怎样的。紧接着耳边传来了“我的面条比筷子还长呢?”还有的说:“我等等烧给娃娃吃。”又有的说:“今天爸爸生日,回家煮给爸爸吃。”一连窜的话,孩子们尽情的玩呀玩呀,搓了整整的一篮子面条。
http://s3/mw690/005MiYxagy713zlaZjQa2&690
http://s11/mw690/005MiYxagy713zlPuDo9a&690
观察分析:
孩子这次玩时基本上每个人都成功了,只是有的小朋友胆小,拿的泥吧不多,因此搓地很细很细的面条,有几个能力抢的幼儿搓成的面条像真的一样,栩栩如生,当场给予表扬,让其他孩子得以模仿,也调动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玩是体验到成功快乐的一面。
活动反思:
《搓面条》是一节很有趣的泥工活动,很吸引幼儿的眼球。为了让幼儿能够搓出形象的面条,我们尝试了两次,由于第一次的失败后一次准备的很充足。在小班泥工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本次活动中我边做动作边说明,如:“把泥放在手心里,两手前后地揉,揉成一个圆形。然后把圆形放在桌面上前后来回搓,搓成一根细细的长长的,面条就做好了。”幼儿在操作环节,我发现有的幼儿面条错的很粗,有的却很细很细,于是我就引导这样的小朋友去互相学习一下,为什么我的很粗,你的却很细,在孩子们相互学习中,不用老师去过多地去教授,他们就可以把这些问题解决掉。我想泥工活动之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是因为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人人可以动手,作品完成后个个都有成就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