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校本课程纲要
(2014-09-23 09:40:58)
标签:
情感教育 |
分类: 校本课程(童话欣赏) |
日照市新营小学
七彩“1+X”选修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名称
童话故事
2、课程范畴
紫色语言
3、课程内容(包括课程内容分析、重难点等)
(2)、西方童话。以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为主,带领学生了解外国童话世界
(3)、东方古老童话
(4)、中国现代童话
重难点:童话是充满了奇异的幻想、曲折的情节的儿童故事,语言生动优美,规范浅显,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好材料。通过童话之旅的教育学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对童话故事的解读培养孩子对现实的认识和问题的解决,建立真善美的情感世界。
4、开发依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童话最贴近儿童的心理。孩子们喜欢神奇美丽、幻想丰富的童话世界,未来需要有美好心灵和创造才能的人才。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健全和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人们对孩子成长有更高层次的认识,童话的未来将有一个新的发展前景,让孩子从童话的世界里学会现实生活。
5、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喜欢听故事,感受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而且可以关注到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童话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训练道德规范,感受审美情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
A、通过让学生欣赏童话,激发学生对童话有喜爱之情,并产生学习的兴趣;
B、通过让学生复述童话,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C、通过让学生编创童话,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提问能力;
D、通过让学生演童话,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独特感受,让学生纯真的童心自由地去体验自然、体验社会,让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学习活动中。
二、课程实施
1、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开始学习掌握拼音,逐步能独立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拼音读物。但是,由于识字量还不是很多,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都不够丰富,理解能力还有待加强,尤其是情感和内容的理解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完成。
2、具体实施(以表格呈现)
周 (时间) |
教学内容 |
教学策略 |
第一周 |
简介童话起源和发展历史 |
童话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了解和感受童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
第二周 |
《小马过河》 |
欣赏童话 |
第三周 |
《神笔马良》 |
感受审美情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第四周 |
讲故事比赛 |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提问能力; |
第五周 |
《海的女儿》 |
让孩子从童话的世界里学会现实生活。 |
第六周 |
《青蛙王子》 |
向往美好的情境。 |
第七周 |
《识字课本》 |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训练道德规范,感受审美情趣。 |
第八周 |
表演童话 |
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独特感受, |
第九周 |
《拇指姑娘》 |
感受审美情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第十周 |
《白雪公主》 |
让孩子从童话的世界里学会现实生活。 |
第十一周 |
《灰姑娘》 |
感受审美情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第十二周 |
续编童话 |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提问能力; |
第十四周 |
《七只乌鸦》 |
激发学生对童话有喜爱之情,并产生学习的兴趣; |
第十五周 |
《狼和七只小山羊》 |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训练道德规范,感受审美情趣 |
第十六周 |
创编童话故事 |
通过让学生创编童话,感受审美情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第十七周 |
创编童话故事 |
交流评比 |
第十八周 |
故事表演比赛 |
交流评比 |
三、成果展示形式及效果(该项内容要与课程申报答辩时评审的点评、要求一致)
1、成果展示形式
开展讲故事比赛,表演童话故事
2、效果:
学生能快速地阅读各种故事,感受语言的韵律美、情境美,喜欢阅读,做到读中悟,读中感,读中想,读中画,通过表演童话故事,丰富学生的有关知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