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放下你的手机,才能培养出更出色、不厌学的优秀孩子来!

(2025-05-04 18:59:11)

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放下你的手机,才能培养出更出色、不厌学的优秀孩子来!

曾宪荣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陪伴也是最好的礼物。

除了能培养和孩子的感情,对孩子的学习也至关重要。

但我所说的陪伴,绝不仅是在一起就可以。

   那什么才是最正确的陪伴呢?

一边玩手机,一边陪孩子写作业?

这绝对是最错误的做法!

为什么?

首先就破坏了陪伴孩子最关键、最有用、最核心的东西——联合注意。

现在你可能有个问题,联合注意是什么?

简单点说,就是你和孩子能共同注意一个事物。

联合注意是孩子认知发展的关键因素,能广泛影响到孩子的适应性、学业表现等重要能力。

那么这个联合注意有多重要呢?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碾压我们的学霸,上课总是能高度集中注意力。

是因为他们更自律?

实际上,真正在这其中起作用的,是他们的联合注意能力——也就是说,学霸他们可以轻松地跟着老师的注意力,调整自己的注意力。

这种调整的能力,最容易培养的地方,就是从小能跟父母形成良好的联合注意。

一项研究表明,11-14个月大的婴儿,如果父母能用联合注意的方式进行情感互动,他们会比没有接触过这种交流方式的孩子,认识多一倍的单词;

2~3岁半期间,联合注意良好的孩子,持续注意能力更好;

4岁时,孩子的语言、探索、互动和协作能力等技能,都会因为良好的联合注意进步神速。

上小学后,你更会发现,联合注意能力比较强的孩子,适应能力,学业表现也非常优秀。

所以,如果你对孩子能从小进行联合注意互动,几乎就等于给他的智商开了挂。

嗯,听上去非常重要的样子,确实该引起重视了。

但这跟我陪娃时,玩两下手机有啥关系呢?

关系非常大!你的陪伴方式,决定了联合注意的全部效果。

姿势和注视

在联合注意的过程中,姿势和注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两个因素,决定了你和孩子能不能对同一件事保持同样的关注。

从婴儿期的追视训练、到幼儿期的手势指认,你和孩子面对面的眼神、表情交流、语言问答,到最后和他一起探索、培养兴趣爱好……

父母关注孩子、陪伴孩子、鼓励孩子的认知过程,就在给他注入情感力量,让他形成无限循环的良性感知。

情感传递

另一方面,联合注意的意义在于经验共享的情感传递。

比如,我们拿一件玩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其实对他来说,除了注意到一个新奇的玩具外,他更在意的是你!

因为在孩子看来,你拿起一个玩具,一定是因为你对那个玩具感兴趣。

他出于想跟你更加亲近、更加想了解你的本能,才会和你一起注意那个玩具。

这个时候,你们就在达成联合注意——孩子会通过仔细听你说话,来理解你的意图。他差不多在调动整个大脑去了解你。

可这个时候如果你跑去玩手机了,联合注意的信号就被破坏了。

婴儿时期,宝宝感知到你的分心,会用哭闹把你的注意力拽回来;但经过多次尝试,如果你还没意识到自己有问题,孩子就会放弃努力。

因此,持续地跟孩子保持联合注意的过程非常重要。

放下手机,专心陪孩子,是作为家长的自我修养。

其实,高质量陪娃,真心不在于时间。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发现,陪伴时间跟孩子未来的行为表现没有关系。对孩子有害的,反而是陪伴者不好的状态,不专心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放下手机,哪怕你每天只能心无旁骛地专注5分钟,全心地跟孩子互动,也好过你刷着手机,心不在焉地陪上2小时。

不许我们当着她的面玩手机。记得网上有个段子,大概意思是说100年前,鸦片废掉一部分国人,100年后手机几乎毁掉所有的国人!低头一族随处可见。好像任何时候,不捧着手机看的人已经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其实,只有孩子们是清醒的,她们知道,只有父母沉浸在网络世界的时候,才是什么都漠不关心的时候。

都说孩子不好管,实际上是因为孩子的寂寞没有家长能懂!一部手机在手,那管儿女现状堪忧!网络时代的来临,的的确确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与此同时,也让我们乃至于我们的子女们,陷入了一场可怕的危机!而这场危机的化解,最终只能靠我们自己觉醒。孩子的未来,才是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

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我们是该放下手机了。放下手机了,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的成长,有更多的时间去维系家庭的温馨,而这一切都是孩子们最想要的!沉迷手机,归根结底是缺乏作为父母的自律性和责任心!沉迷手机是这个社会的通病,但为人父母者,却不能够加入这父母低头大潮,因为他们还有对孩子养育的责任。孩子不听话,在呵斥孩子的同时,却总是忘记看看自己是不是以身作则了。请记住,手机跟我们的汽车、电视、冰箱没什么两样,它们只是为了方便生活而存在,绝对替代不了我们的生活。

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放下你的手机,才能培养出更出色、不厌学的优秀孩子来!爱孩子,就别让孩子和手机争宠

请爸爸妈妈放下手机,陪伴孩子长大!父母有针对性的及时回应,教育孩子,从家长放下手机的那一刻做起!才是真正的高质量陪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