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孤山一日游

(2020-05-21 20:24:14)

孤山一日游

作者:走遍天下的峥崎

 

孤山位于万荣县城南8公里处,在广阔的原野上,巍然独立。山体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加上山前丘陵和坡地面积总计近百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411.2米。

据相关资料记载,孤山史上曾有“孤峰拥翠”、“双泉流碧”、“唐寨秋风”、“柏林晚照”、“桃洞春色”、“雕岩霁雪”、“法云远眺”、“范台月夜”万泉八景尽藏其中。

关于孤山的来历,民间传说,在远古时期,女娲用五彩石补天时,有两块小岩石遗留在此,一块成了孤山,另一块成了稷王山;还有另一传说,二郎神担山赶太阳时,走到此处,忽然觉得鞋内有石沙磨脚。于是,他停了下来,把两只鞋内的石沙倒了出来。左脚倒出的石沙,即现在的稷王山;右脚倒出的石沙,即现在的孤山。

还有孤山的名称也是有典故的。据说,在公元25年前孤山叫作“方山”。王莽篡位之后,汉朝皇帝后代刘秀被叛军追杀,逃至“方山”,躲在柏林庙内,懂事的蜘蛛结网封庙门救其脱险。公元26年,刘秀登基,号封汉光武皇帝不久,回忆往事,故下圣旨改“方山”为“孤山”。

大概是鉴于孤山既有风景独秀,又有人文典故的旅游价值,万荣在外人士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退休干部王创全独具慧眼,筹集巨资,于2005年11月23日开始动工,以旅游观光、清凉避暑、休闲娱乐为主题开发了孤山风景区。

我站在故乡的原野上,可以看见约二十多华里之外的孤山的南坡,即前山。前山,山石居多,草木稀少,略显光秃。后山土质肥沃,森林茂密,浓阴覆盖,郁郁葱葱。因此,旅游开发项目大多在后山。

我曾有位亲戚居家前山底部盛产白杏的袁家庄。十几岁的时候,有年白杏成熟的季节,我去这位亲戚家停过数日。此前,我听哥哥说过,如果爬到孤山的最高峰便可以看到远方的黄河,并且细的像根针一样。我那时还从没见过黄河,黄河在我心里简直就是一个谜,能爬到山顶看黄河,在我年少的心里,无疑是件很感兴趣的事。

记得有天下午,我独自爬山,爬到山半坡自以为上去便是山顶,谁知爬到山顶,却还有一个山顶。就这样,一连爬了两个山顶,我才始知,山原来是一个顶峰接着一个顶峰。眼看太阳快要落山了,我自知是爬不到山顶看黄河了,才带着失落的心情下山返回。从此,心里便留下了一个心结,那就是有朝一日,一定要爬到孤山的最顶峰看见黄河。因此,自从听说后山开发了旅游项目,每站在故乡的原野上远眺孤山,我就会有一种想到孤山一游的冲动。但十多年过去,总是没有身体力行,不能不说是个人生遗憾。

4月24日,吃过早饭,上午8点左右,我与妻开车从农村老家出发,终于要去孤山一游,而实现多年隐藏于心的这个愿望了。

出村,上运稷二级公路,行程约半小时左右,便来到孤山景区第一座山门前。山门为牌坊式彩绘建筑,给人一种金碧辉煌,巍峨大气的感觉。门后侧坐一老头,见我们的车过来,让我们停车进行登记。

(原创)孤山一日游

进第一道山门,沿山路前行十几里,只见正面高台之上横卧一块黄色巨石,上刻“孤峰山”几个涂成蓝色的大字,显得十分地醒目亮丽。卧石周边是一个能停十几辆轿车的平台。

(原创)孤山一日游

卧石侧面十几米开外,便是入山售票室。我将车停在卧石一侧,朝售票室望去,只见售票室前停着一辆小轿车,车边站着两三个人。眨眼之间,那几个人便上了车,而朝山上开去了。

此时,有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朝我们的车边走了过来,问道:

“车上山吗?不上山把车停好!”

妻问:“车能上去吗?”

“能行!”

“路好走吗?”

“不好走,原则上不让上去!”

这些年,我们曾多次随团到其它山里旅游,深知车行山路的危险。那还是昨晚,一想到今天自驾要行山路,我就有些担忧,曾想能不自己开车上山就尽量不开。现听守门员一说,自然是不想开车上去。便问:

“上到山顶,有多远?”

守门员答:“七、八里!”

我平常外出散步,还常走十多里哩!因此,听守门员如此说,便立即决定将车停在卧石一侧,而步行上山。

上山门票三十元,六十五周岁以上免票。我还差几个月才能到六十五周岁,不能享受优惠待遇。不过,购票之后,停车是可以免费的。

山路是五米多宽的水泥路面。行走中,最先看到的一个景点是“龙腾瀑布”。说是瀑布,其实并没有水。人造的一个石崖下面连着一个长长的陡坡。石崖上是一堵墙,墙上雕塑一条腾飞的金龙;墙两边各有一个狭窄的洞门,洞门下有台阶可以上下。

(原创)孤山一日游

孤山是旱山,前后山都没有水流。想来当年造此景,也是准备人工上水的吧。

说起人工上水,要不是这次孤山一游,我还不知黄河水如今早已引到了山上。我们沿路走去,发现在山半腰及山顶都建有像水库一样的大大的蓄水池。我猜想其用途,可能是为了防火及浇树的吧!

(原创)孤山一日游

过了“龙腾瀑布”,上行一二百米,站在路边的一个山崖上远眺,可以望见万荣县城高楼林立;对面及侧面的深谷峰峦,皆被树木覆盖,深绿一片中,点缀着淡黄,交相辉映,景色十分秀丽。

上山的游客很少,除了刚才在售票室前看到那辆车拉了几个人上山外,后来又有两个姑娘随后赶来,并超过我们。

路边的山坡及山峦上是茂密的松林,一棵棵松树都有碗口粗,可能是多年来人工种植。若临风口,除了感到阵阵清凉,耳边还会传来像海浪涌动似的松涛声。路边不知是什么植物,开着金黄色的花,一簇簇连成一排,十分好看。

(原创)孤山一日游

当在路边看到“小木屋”景点指示牌,上面介绍,区内建有小木屋和砖混结构屋,星罗棋布于松海幽林,此处野趣横生,是休闲、娱乐和谈情说爱的最佳境地。

我沿着一条水泥花砖铺就的道路深入,果真看到松林中建了一幢幢小木屋,不过都已破烂不堪。有座砖混结构的小屋,看来还算结实完整,站在门外,朝内一看,只见内墙虽然粉刷的雪白,但装潢的顶棚却烂了,地板上扔着一摊好像是民工的旧衣服。林中传来野鸡的鸣叫,不时有大鸟呼啦啦从树上飞走。

(原创)孤山一日游

(原创)孤山一日游

休闲景区看来早已违逆了修建者的初衷,给人一种破败荒凉的感觉。

一路上,你不时会在一座座山峰上越过,而看到峰峦及远方原野上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眼界开阔,实乃视觉大享受。我觉得在孤山游览,大都是居高临下在山上观景,这也是孤山旅游一个最大的特点。

(原创)孤山一日游

沿着上山的大路前行,大路上时常会有一条拐入林中的小路。沿着小路前行,除了让游人能欣赏到山峦及远方秀丽美景外,还可坐在小亭子或树下休憩。当你最终又拐到了大路之上,才会充分感受到了开发者的独具匠心。我认为,这种设计策划不能不说是孤山游览路线一个显著特点。

上至中途,会看见路边一个慈眉善目,憨态可掬的老寿星彩绘塑像,巍然屹立山梁之上,附近并建一亭。这里原来是由典故的,相传天庭太上老君有一日遨游至此,喜孤山景秀,势成方形,见有一枯树根,六人合抱难围,叹为稀有。便留云驻驾,歇足于树根之上。太上老君非常喜爱其树根,周阔而树龄年古,顿起善念,口吹仙气,霎时一座古亭耸立,茅草遮盖。

(原创)孤山一日游

(原创)孤山一日游

一路走来,我觉得孤山的游览道路,由于是翻过一峰又一峰,很多地方坡陡弯急。尤其是快到金顶的一段路,山路相对狭窄,有处路段靠着悬崖,路边且有一处塌方,若是会车是很难通过。一路上,不时有在山上干活的工人开着工改车,“哒哒哒”地在山路往返,从我们身边经过,我想要是两车在此处相遇,便会进退两难。我由此十分庆幸自己不开车上山真是明智的选择。同时觉得要是在其它景区,像这种山路,游客都是乘景区中巴上山。如果是游客首次自驾上山,对山路不熟,其实是很危险的。何况,开车虽然可以直达孤山最高峰下的“法云寺”广场,但由于孤山的旅游路线都是在山顶前行,一路走去,可以登高望远,随处赏景,如果是开车上山直达山的顶峰,沿途美景肯定是欣赏不到了。因此,我觉得孤山游览,最佳选择应该是购票后步行上山。

当看到路边崖壁上刻有并涂成红色的“金顶”二字,那么,转弯侧视,便可见金碧辉煌,巍峨大气的金顶庙呈现面前。

(原创)孤山一日游

(原创)孤山一日游

金顶庙本名“真武庙”,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咸丰年间重修,后久经风雨,屡逢战乱,致其庙廊倾圮,塑像无存。后由孤山景区开发者王创全先生于2013年6月29日奠基,2014年6月29日竣工,共投资三百五十万元重建。

庙前广场有四、五分大,古木森森,浓荫蔽天。广场边有个小房子,住一五十多岁的老头,大概是山中护林员。

金顶金顶,金字塔的顶端。顾名思义,金顶就应是孤山最高峰,但我站在金顶庙,却一点最高峰的感觉也没有。于是,便问护林员老头:

“老师傅,金顶在哪儿?”

老头倔倔地道:“这就是金顶,你不看那是金顶庙吗?”

我又问:“怎么看不到山那边?”

老头答:“上到法云寺,就能看到山那边!”

出金顶庙,有条小路可以上山。路边有种草开着天蓝色小花,清秀淡雅,惹人注目。当弯腰细看,更是惊奇,原来这种小花的形象很特别,竟然像只飞翔的小鸟,让人倍感大自然之神奇,不由摘几朵于手上,细细把玩。

(原创)孤山一日游

(原创)孤山一日游

从小路再次回归大路,只见路边一棵千年老梨树,树冠庞大,满树银花。树侧有条台阶路,直达一座小山峰的顶部。路口建一座牌坊式样的石门。石门的两根石柱上刻一副对联:上联为“绿树长含笑意”;下联为“青山永誌芳名”;横批“日月凝晖”。

(原创)孤山一日游

(原创)孤山一日游

山峰顶部建一亭,圆盖尖顶,十分醒目。路边指示牌标注“功德亭”。

沿石阶而上,只见亭下立一碑,碑的正面刻有“王创全先生开发孤峰山景区功德碑 万荣县人民政府 公元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背面刻有介绍王创全先生功德的文字。

(原创)孤山一日游

站在亭下远眺,只见千米之外便是孤山最高峰。峰顶上建有两座电视发射塔。此前,在故乡的原野上,我还以为看到的是两根电杆呢!

(原创)孤山一日游

顺着亭边小路而下,半山可见一巨石,巨石顶部有刀劈似的一条缝隙,石上刻有“试刀石”三字,并涂成红色。试刀石形象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原创)孤山一日游

上大路,再踏小路,我终于登上孤山最高峰,从而实现了我多年来久藏于心的一个愿望,很有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感。站在最高峰上远眺,我最先想看到传说中像针一样的黄河,只见远方灰蒙蒙一片中,倒是有条白色的带子,也不知是否就是黄河?如今的我早已见过黄河,因此,能否看到黄河已不是那么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我已站在孤山最高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我们沿着一条小路走下最高峰,去“法云寺”的路上,猛然听见狗的狂叫声。惊吓之余,朝上望去,只见五十多米之外斜上方,有间房子,房子前拴条大狗。那狗看见我们,仿佛有人侵占了它的领地,而更加凶猛地狂叫。

狗的狂叫声,大概惊动了它的主人,霎时之间,从坡上走下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老头到我们面前,问我们是哪里的?我们回答之后,也问老头是哪里的?经过交谈,原来两家的村子都相隔不远,何况老头还认识我们村好几个人,关系越发亲近起来。老头是在山上守候电视发射塔的,一般十五天一轮换。我们问老头,一个人在这高山上是否寂寞无聊?老头说,习惯了,也没什么,况且没事时可以看手机、看电视、看书。老头大概好不容易总算有了说话的人,一直随着我们走,边走边谈,给人一种难舍难分的感觉。不知觉来到了一个平台上,平台上有不少和尚的陵塔,并可以看见“法云寺”的侧门。老头告诉我们“西天门”、“海眼”景点的位置及如何寻找。临别时,我说:“等一会,我们再谝!”老头说:“哎呀,我还忙着呢,要去种菜哩,种下自己吃着方便些!”我也不过是说一句客套话,谁知老头却认真起来。心里想,你要忙着种菜,我还急着游览哩!哪里又有时间与你闲谝?

离别老头,我们沿着小路继续下行,来到大路上,只见路边建有一座两层小洋楼,可能是林业站的办公楼吧?在故乡的原野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侧,不知是个什么房子,现在则知道了底细。再前行,便来到“法门寺”前的广场上。只见“法门寺”庙宇巍峨,大门紧闭,看来是进不去。墙上挂着一个牌子,写有“金顶庙10元 法门寺15元”看来进“法门寺”还要收费。然而,我们刚才进“金顶庙”就没有收费。

(原创)孤山一日游

“法门寺”广场前有个水泥砌成的像水库一样的蓄水池。像这样大的蓄水池,我们刚才在半山腰的路上,也见过一个。蓄水池里有着不知几许深的水。水池周边是曲折回还的汉白玉围栏,山光水色,景色迷人。

(原创)孤山一日游

广场上靠蓄水池一边有个“放生池”景点,池口像一个直径两三米圆的井口,周边栽着一米多高的木桩。池深有三、四米,底部干枯。池口与池洞全用石头垒砌,看来也很有些历史。

我们从蓄水池上的桥上过去,再上到对面山峰,只见一个平台上有个底部是三米见方的铁箱子,铁箱子上竖着一根五六米高似烟囱一样的铁皮圆柱,圆柱顶部焊有尖型铁皮透气小盖。我见铁箱一侧喷着“人工影响天气专用设备”字样。猜想可能是气象局的气象设备。整个设备周边用两米多高铁护栏围着。

(原创)孤山一日游

在山梁上沿着小路,来到一个亭下,可以远看前山下面灰蒙蒙的村镇。当回头看时,只见远处“法门寺”的大门洞开,大门台阶下停着一辆小轿车,隐约间一个穿着道袍的和尚,提着东西,正拾阶而上往寺里走。还有一个衣着亮丽的女子,从后备箱取了东西,然后提着也往寺里走。虽然看不清相貌,但从动作与身段来看,年龄都不是很大。看着这种景象,我不由得想,难道寺里竟住着一对和尚夫妻?

当再次来到“法云寺”广场,寺门虽然大开,但我们一想到要收费,便决定不进去了,然后去探寻“西天门”、“海眼”两个景点。

沿着“法门寺”广场边的一条小路上山,最先看到的是“西天门”景点。所谓的西天门,是两边是巨石形成一个一米多宽的通道,通道上竟卡着一块巨石。四处无山峰,真不知这块巨石是从哪里来的,难道是从天而降吗?给人以神秘之感。

(原创)孤山一日游

沿小路继续前行十几米,看到一块巨石上刻有“海眼”二字,并涂成红色。传说中,海眼直通海底,每到快下大雨,海眼便会冒出雨云,罩住顶峰。因此,民间有俗语:“孤山带帽,大雨来到”。

(原创)孤山一日游

小时,我就听说孤山顶上有海眼,一直对海眼有神秘之感。因此,我是怀着十分好奇的心情来看海眼的。近前一看,只见是一个用四根石条围成一个两米见方的井口。刚才守电视转播塔老头告诉我们,井洞原来有三十多米深,但现在看来只有三米多深,底部已被砂石填埋,且周边有一处已经塌陷,看起来破败荒凉,难免让人有些失望,使人觉得传说远比现实要好的多。

(原创)孤山一日游

下了最高峰,我看见有辆直接开上山顶的陕A牌照轿车停在路边。山坡上的游客,看来是一家三口。不过,我们始终未见最初越过我们进山的两个姑娘。

返回时,我们一直沿着大路前行。在山顶行走,看到的是前山景色。一路上,只见路边的巨石上分别刻着“秀”、“范台夜月”、“法云远眺”、“唐寨秋风”、“雕崖霁雪”等字样。石上刻字,字迹俊秀,刚劲有力,皆涂红色。我对一些词语虽不甚了了,但有了这些石刻,也使游人在赏景时,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原创)孤山一日游

(原创)孤山一日游

下山路走了三分之二,已是下午三点左右,竟然看见两波青年男女,约二十余人,才开始慢腾腾地上山。有一波未上到金顶就返下来,并越过我们下山去了。

离开入山售票室,开车过了上山时的第二道山门,我才注意到曾在当地电视台宣传的孤山滑雪场,原来就在路边。

我将车停在路边一个停车场内,想看看孤山滑雪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进了大门,只见是个场子,场子内有个土坡。所谓的滑雪场据说是采用人造雪,大概是冬季才启用。

(原创)孤山一日游

站在滑雪场外面的大路边朝远方望去,看到了当地电视台曾宣传过的窑洞院。

下午五点多,我们开车返回,结束了孤山风景区一游的行程。想想孤山一游,总算了结了我多年来心中的一个愿望,因此感到还是很惬意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