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安县洛阳镇屿头村北头,与村民的红砖石头楼房隔着一条窄窄的石板路,有一座不大的庙,名曰“李王爷宫”,大门两边镌刻着一副对联:官司按宪职功靖滇疆,穴在鹤头山灵安洛境。乃是供奉着明朝进士李栻,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庙前有一块不大的场地,是村民喝茶聊天、歇息娱乐、打谷晒粮的场所,也是孩童嬉戏玩耍的好地方。
闽南民间崇祀的神袛多不胜数,除普遍奉祀的佛教道教外,还有许多对本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或对宗族繁衍有功的历史人物、受人民尊崇而奉为“王爷”、“祖佛”,成为一乡一里或一族一姓的“保境王爷”、“保境佛”,被统称为民间俗神信仰,屿头村也不例外。
李栻,字克俨,号怀蓝,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曾在惠安县为官。当时倭寇猖獗,屡屡从沿海登陆烧杀抢掠,李栻率兵驻守在洛阳镇屿头村,多次抗击倭寇,保全一方百姓安宁。李栻元配夫人赵氏不幸早亡,就地安葬在屿头村的鹤头山,他曾交代后人,自己死后要与夫人合葬。
李栻居家孝义备至,任内为国为民,后升迁为云南按察使,在平叛时突发痰疾去世,尊其言,其后人将他葬于泉邑洛阳镇屿头村的鹤头山,与其夫人同茔。清朝顺治年间,为感念李栻恩德,屿头村人建起了此庙,把李栻奉祀为神,一年四季,村民来此叩拜求祷,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文革时期,宫庙被毁,2003年乡人募资疕工重建,重塑金身,隆重供奉怀蓝公李栻、元配赵氏淑人和长子日烨三尊神像,炉下信众三千多人。每逢民间的重大节日,乡人都来奉上供品,燃香焚纸,磕头膜拜;村民碰上生老病死,外出远行,甚至小孩升学,参加工作,大小诸事都会来这里烧香许愿,所求之事,屡有灵验,香火益盛。
李栻长子日烨在离宫庙旁不远处曾挖掘一口水井,水质上佳,甘冽清甜,旱时不涸,至今惠及村中百姓。但对于李栻王爷是何方人氏,乡人都不知晓。
几年前,有乡人偶尔在田间发现一石刻,乃李栻的墓志铭,交惠安县文管部门勘验,从中得知,李栻为安溪感化里人(安溪县湖头镇),就带着《怀蓝公事略》手抄本,一路寻到安溪县湖头镇,经与李氏后人交谈核对,确认李栻为其先人。湖头李氏宗亲理事会长者言:知其祖先有李栻者在明朝时为官,在外亡故,不知所终,查了几十年,不知坟茔在何处,此次将屿头村民携来的《怀蓝公事略》,比对清朝乾隆木刻版《清溪李氏家谱》对怀蓝公的记载,完全相符。由于历史原因,怀蓝公墓葬长年失祀,其族人更不知他被洛阳镇屿头村民奉祀为神,造像供奉。
2012年秋天,惠安县洛阳镇屿头村“李府王爷宫”信众一行100多人,抬着宫内供奉的怀蓝公等三尊神像,到安溪湖头返祖谒火,燃鞭放炮,敲锣打鼓,甚是隆重,轰动乡里。屿头村民感慨地说:“村里供奉怀蓝公360多年,到今天才知道他的祖籍在安溪湖头”。其族人则言:“寻找这位祖公几十年,今日才迎得他返乡”。
在屿头村民的跪拜恳求下,李栻王爷在谒火仪式后,仍随村民回驾洛阳镇屿头村,保佑村民及一方平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