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长城诗选刊》兰亭家园(72)期
标签:
转载 |
感谢弓力老师选编,感谢《长城诗选刊》兰亭家园收录——《白云深处》《鸟鸣》
原文地址:《长城诗选刊》兰亭家园(72)期作者:长城诗选刊
乡关何处(外一首)
文/紫涵
还是那枚瘦月
还是那颗寂寥的星
还是那条茶马古道
还是你在黄土高坡
唱那首信天游
调子却更显沧桑
震撼了的我
也想吼
但南腔北调的
能感动谁?
《归故里》
暮色苍茫归乡路
一起步,就满目逶迤
疲惫那是肯定的
我不在乎星星的诡秘
还有月光的冷清
心里只有一个念——
什么时辰才能踏上故乡的青石板
故乡的那条河简简单单
不象现在
尽是些曲曲弯弯……
像一棵树一样活着
文/夏文成
一棵树没有知觉
也就没有悲苦
没有哀愁,把它栽在那里
它就在那里随遇而安
在那里叶落归根
春天一边努力开花,受孕
一边躲避倒春寒;夏天更辛苦些
需要时刻不忘躲避暴雨、狂风、冰雹
高温和干旱,以及其他意外伤害
同时将从大地深处得来的苦涩
孕育成满树甜美的果实
秋天得貌似甘心情愿地将果实
奉献给秋风。到了冬天
就有两种选择,要么用结痂的疤痕
掩盖遗忘;要么被砍伐
变成木头
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记忆中的六月
文/林洪海
六月是弱者的深渊
一把灰色的镰刀
割倒父辈的期望
躲在斗笠间的黎明
咬疼疲惫的心
被捆紧的笑声
经不起南风的折腾
一向沉默的水
也开始龇牙咧嘴
好不容易夕阳趴山头了
还得摞起一叠灯火
时光打磨生活的棱角
杂乱的稻草塞满了记忆
唯独黄澄澄的乡情
悄然醉了一年又一年
白云深处(外一首)
文/那片树叶
群山环抱,炊烟袅袅
仿佛茅屋里飘出的音符
牧童的影子,推开了柴门
那不正是当年的我吗
一声唿哨,山水醒了
列队欢迎晨起的朝霞
妹妹的呼唤,如小鸟的啼啭
伴随我走向新的一天
《鸟鸣》
听上去,确有歌的韵味
鸟鸣此起彼伏
让世界生动起来
于是,我们开始陶醉
于是,我们便不再在意
鸟是否真的在唱歌
也不再关注鸟鸣背后的暗语
离别
文/桔色冰灯
我转身消失在人群
在茫茫人海中
藏身
既然缘分短暂
不如悄悄地走远
还心
重新获得自由
三十步的距离
唯美而残酷
我情不自禁地
走近
欣赏这里风景如画
我迫不得已地
走远
不能强求
你的那句话
就像一根锋利的刺
深深扎在心头
风一吹
便疼痛难消
我悄悄地远走
不再泪流
给六月的早晨
文/祝耀安
合上泛黄的诗页
聆听飘过的铃声
看看操场天使模样的逐梦儿
无不诉说着六月那份炽热
曾以为六月的茉莉永香
曾以为仲夏的百合永洁
曾以为午夜的昙花永艳
每每却因花非花而落寞
隐约中鬓角凭添几根华发
好想轻声对自己说句对不起
恍惚间镜中积聚一脸沧桑
好想悄悄告诫学会爱自己
六月如此短暂矫情
那么可不可以
用流年记录那一树花开
幸福
文/胭脂茉莉
篱笆墙投下的阴影里
晃动着几株月季
稍远一点的小树林里
突然飞出一只云雀
大胆地从年轻的母亲头上掠过
这一天 我经过一个农妇
她野花一样细长 站在小路边
反复踩着被雨洗过的青草
返乡者的蓝布褂早已翻过山梁
她的小孩正在窗户后读书
窗台上 空置已久的玻璃瓶内
插满新摘的月季
致我们的青春岁月
——写给我失联三十多年的同学姐妹
文/雾里琴
一个微信,解开了
三十多年的乡愁
如沐春风
此刻,见与不见
你都在我心里
恍如,从未分离
今天的照片,携着旧时光
涌动着青春的气息
同唱的歌谣,再一次
唤起粉红色的回忆
同学,两个字
在流经岁月里珍藏
它柔软的让我无法忘却
——我亲爱的姊妹
我们不再年轻
同窗一起书写过的词句
已在儿孙们羽翼上长出新绿
一张张笑脸,醉在它乡
纸墨江山
文/乱石禅心
在自说自话中
复国
不需要
任何听众和看客
蝌蚪一样的方块字
淡淡墨香
写意山川江河
亭台楼阁旷野荒漠
虚拟的江山是一副药
足可定心舒肝平喘止咳
是一杯忘乎所以的酒
鼓动击节放歌之人指点梦幻山河
最想站在太阳这一边
文/木棉古丽
三月霾伏
春色质感不好
赏还是不赏
天空没有正面回答
太阳曾经光芒万丈
当下却很怕事 老是躲闪
多想站在你这边
多想让你把我的山河好好晒一晒
难了
揪出笨笨熊打几下
抱着花儿 对它说些安慰的话
劝柳条不要急着老去 会有办法的
拴住狼崽子
防止它把春风咬伤
抄了后路
前一篇:微诗(四十三)10首
后一篇:与时间交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