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六年级数学作业设计实施方案
(2014-11-25 11:54: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深研作业设计批改评价 |
为进一步落实市教委提出的“减负增效”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优化作业设计,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思过往布置作业方面存在着作业内容方面比较单一,适切性方面薄弱,不能较好的满足不同层面学生对作业的需求;在作业形式方面过于注重书面作业,不能全面的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于过程与方法的掌握与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在评价方面以教师的评价为主,忽略了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针对这些不足再结合上一届“和平杯”“看作业”这一项校领导提出的改进建议,根据学校作业设计的指导意见,制定三至六年级组数学学科优化作业设计实施方案。
一、 作业设计的原则:
在“优化作业设计”原则上,要把握三个“度”
六年级教师借助班级微信群和公共邮箱,开辟“作业超市”,为学有余力生布置拓展性作业,为因病不能来校上课的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以确保学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
此外,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笔答式作业要注重于巩固基础,课外作业要注重知识的拓展。课外作业的布置要兼具启发性、趣味性的原则。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如果大量单一形式重复作业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降低了作业效率。此外补充情感体验类、阅读欣赏类、综合性实践活动类的作业,做到有计划有落实。四年级的老师开展“我是小编辑”的数学活动,坚持让学生办数学手抄小报,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又使得学生在美术、写作、书法等方面的技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作业的检查与评价
1、切实改变以往那种简简单单批阅、讲评的做法,深入研究和积极改进作业的评价办法,以充分发挥作业的训练、检测、导向等功能。在评价方面教师加强了评语式评价,例如“你写得真整洁”、“你的解题方式很独特,看出你动脑筋了”、“你的线段图掌握得真好”……通过这类有针对性的评语式评价,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长处,帮助学生弥补不足。
2、教师研究性地批阅学生的作业。不只是判断对与错、好与差,更注重过程与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练习中的优点和思维中的亮点,善于研究学生出现差错的原因,指导学生建立数学集错本,通过错题收集、整理、错因分析,帮助学生找出学习差距,巩固所学内容,实现“分析一道错题,避免一类错题”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加强作业评价和后续教学的针对性。六年级老师针对学生特点,在每单元结束时布置单元“整理与复习”的作业,让学生自行复习整理出这一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并制作成数学手抄报,在复习课上和全班同学共同交流。
3、还加强了激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不只是课堂上统一讲评,还要加强个别指导,应在作业本上多做激励性、指导性、启发性的批注,体现出教师的耐心、细心,指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
以上就是我校三至六年级数学组教师对数学作业的设计和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