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我反思

(2022-03-23 22:16:01)

    忏悔中!今年开学以来,我都没有认真地对待过“叙事者”作业,尽管活动在参与,书籍阅读也在行动,但是效果不如从前。现在回想2020年刚刚加入的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思考怎么写教育叙事,怎么读懂书籍的内涵,写出一篇质量高的读后感。在那时会有文章发表到“叙事者”公众号上,所以只要我们在做事都是会被看到的。2022年开年来的懈怠,原因很多,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确实,家庭和工作占用了很多时间,然后自己又申报了好两项“新网师”学习和“柯达伊教学法”的学习。周一晚上是“王子微课”课程,周三晚上是“发展心理学”课程,每次课程是两个小时,课后还要整理下课程笔记,这样一个晚上就过去了。“柯达伊教学法”都没有花很多时间练习,总是为了交作业而完成作业。

昨天晚上,聆听了杨雪梅老师的《打造教师专业成长的能量圈》直播讲座,我才发现杨老师的成长起点很迟,也算比较晚的。2016年加入王维审老师创立的“叙事者”团队才开始读写,但是杨老师的作品发表率很高,被赠以“杨大牛”的光荣称号。到了2017年创作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成为“暴发户”,2018年就开始出书了,《点亮教育的心灯》就是杨老师的处女作。再说我和杨老师的相识,源于山东荣成的李竺姿老师,当时李老师领读了一本书《脑科学与课堂》,我觉得李老师的分享非常值得学习,就添加了李老师的微信。那时我已经知道李老师来自雪梅读写成长团队,也知道杨老师就是队长,领头羊,但是没有直接联系。后来经常从李老师的朋友圈看到“雪梅读写成长团队”的公众号文章,觉得团队老师的叙事和读后感都很有深度,羡慕的同时也很想学习。时间过得很快,寒假到了,“雪梅读写成长团队”发出“寒假一个月”挑战,我突然有种要加入的冲动。

于是,在微信上和李竺姿老师取得联系,在李老师的帮助下,我和杨老师通过“钉钉”联系上了,杨老师让我把每天打卡的文章在钉钉上传给她。后面就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读写一个月折磨。为什么“痛苦”呢?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能力有限,每天得有不少于3000字的文章。还有更让我难受的是,挑战的主题大都是班主任工作的话题,因为我十多年都没有当过班主任了,哪里有素材呢?每天都是搜肠刮肚地凑字数,为了交作业而东拼西凑。当时我就在想,得要当班主任,没有实践经验根本就写不出来相关的文章。后来就开学了,这段漫长的挑战之旅就结束了,我觉得自己对不起杨雪梅老师,因为我每次上交作业,她都会在钉钉上给我留言,指导我从哪个角度去思考和撰写,但是我当时的认知水平是不足以马上领悟和贯彻的。

后来的生活就是按部就班地上班和学习,没有什么特别地对待读写。因为半年时间很快,走得很急躁,学校的合唱比赛占用了我很多的课余时间,逐渐被杂七杂八的事情所淹没,好像忘却了自己当初的思考。就这样到了暑假,学校临时发送了一份申报“最美教师”文件。因为好多次在学校申报“优秀教师”都没有成功,就想着换一个方向去努力。后面的申报结果是因没有当过班主任而被淘汰。有了这样两件事的影响,我觉得自己必须去当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我可以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去观察和研究他们。我想,其中肯定会有很多故事和乐趣。2021年的9月,我终于拥有了一个班级,拥有了48个小可爱。看着他们的笑脸,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

可是,有了研究对象,我又没有了研究的时间,每天都淹没在忙碌的教学和班级事务当中。现在反思,真的是一点时间都没有吗?肯定不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从明天起,我开始记录宝宝们的日常表现,让每一个宝宝都在我的笔下鲜活起来。当我们从内心深处开始要学习成长时,应该是没有人能阻碍起成长和发展的。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研究研究再研究,读写读写再读写。加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第十二天
后一篇:三月份小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