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可有可无吗?

标签:
健康 |
主食可有可无吗?
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幼稚,但仔细想想,是不是很多人都把主食省去了呢?喝酒吃肉之后,有多少人吃主食?为了减肥,早餐或晚餐的主食减掉,只吃蔬菜或水果,种种现象屡见不鲜。
什么是主食,主食指的是谷类和薯类食物。谷类包括米、面和各类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因为这部分食物占据整个膳食的50%以上,更具有经济实惠且进入人体后吸收快、释放能量快、供给能量也快等优点,因此是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谷薯类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之所以在饮食中占据重要位置,源自它具有多种的生理功能。
1、供给能量和储存能量
人要保证最基本的生理活动,要完成各种劳动,要进行各种运动等等,都需要能量。在维持人体健康所需要的能量中,50%--65%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而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获取能量最经济最主要的来源。和脂肪和蛋白质相比,它也是最清洁的,它在体内主要是生成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它的代谢垃圾。
2、解毒作用
碳水化合物在体内通过糖醛酸途径可以生成一种葡萄糖醛酸的物质,它是体内一种重要的结合解毒剂,在肝脏中能与许多有害物质结合,达到降低这些物质的毒性的作用。比如喝酒,酒精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特别是肝脏的损害较大,如果在餐前先吃点主食,或进餐的过程中吃些主食,都会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因此,在酒桌上“宁伤身体不伤感情”的大量喝酒,最后不吃主食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3、抗生酮作用
经常不摄入主食,身体需要能量,就会通过分解体内的脂肪来供能,在分解过程中,需要碳水化合物的配合才能产生能量,如果主食摄入不足,脂肪酸不能彻底氧化而产生过多的酮体,这种物质在体内蓄积过多,就会导致酮血症和酮尿症,饮食中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以防止上述症状的发生。
4、增加肠道功能
主食应讲究粗细搭配,除米面外,适当吃些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比例可占到整个主食的1/3左右,因为在粗杂粮中含有一些纤维素、果胶及抗性淀粉等抗消化类物质,它虽不容易吸收,但它的吸水能力很强,同时能刺激肠道的蠕动,增加肠道内的发酵,使肠道内的菌群增殖,有助于消化和排便,从而也避免体内分解代谢的毒素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降低结肠癌的风险。
由此看来,主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主食每天摄入多少合适呢,推荐量在每天250---400克为宜。三餐的比例可按3:4:3来分配。需要注意的是薯类也属于主食的范畴,如果在蔬菜中有薯类食物,比如土豆、红薯、芋头等,因含淀粉较多,所以主食要适当减量。不吃主食不可取,但也不能摄入过多,否则会在满足身体正常的能量需求后,多余的碳水化合物会转化成脂肪蓄积体内,增加肥胖的危险。
吃饭不是简单的充饥,不是“只要将肚子填饱就行”,主食必须吃,而且要吃好,平衡、合理的膳食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