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眼独家丨《最爱是中华3》引入棋盘对峙,下周五强势回归

(2015-12-25 22:22:38)
标签:

杂谈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1864c082b8ef03a945697aa7e171d424.jpg
这是冷眼君的第145篇电视评论

显然,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已经成为了部分二三线省级卫视不谋而合的选择。从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和《文学英雄》的“英雄系列”,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四川卫视的《我知道》、《诗歌之王》,到贵州卫视的《最爱是中华》,无一例外,都是在知识和文化层面进行的节目创新。无论是益智答题类、音乐类、户外真人秀类,这些卫视都在通过差异化的内容建立起自身平台的特殊价值。

2014年4月6日,第一季《最爱是中华》在贵州卫视开播,接着是第二季的播出,这档以弘扬国学为核心内容的益智类真人秀,受到了许多观众的认可,获得了一定的口碑和收视。随着节目的多元化发展,益智游戏类节目虽然没有其他真人秀娱乐综艺搞笑,但在轻松的电视节目观看过程中,看选手们关于才华的博弈,来一次“全民涨知识”的比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实话,益智文化类节目确实不少,但导师和选手一起完成比赛的益智类节目可能只有《最爱是中华》。这些在《百家讲坛》等各类文化类节目中侃侃而谈的文化大家走下讲坛,和选手一起谈国学,聊文化,成功打破了导师只是坐着点评,且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尴尬局面。

前两季《最爱是中华》播出后,在众多文化类节目中杀出了重围,收视率也是节节攀升。下周五晚,《最爱是中华》第三季将正式回归,节目从周间档调至周五黄金档,也可见贵州卫视对这档节目的期望。但是,文化益智类节目真的能在周末真人秀大军中杀出重围吗?第三季究竟会有哪些创新升级和改变呢?

棋盘对峙是成败关键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75d9077f57bb9dbc9c0bd578d4d8ffdb.jpg第三季《最爱是中华》中的棋盘舞台

相比前两季,第三季的《最爱是中华》从视觉上的最大改变就是将整个舞台改造成了一个巨型的象棋棋盘,而整个答题的比拼也都围绕着该棋盘进行。所以,能否利用好这一巨型棋盘,而且还能让观众迅速理解节目的赛制和规则,棋盘对峙就成了整个第三季的成败关键。

其实不难理解节目组对第三季的这一升级调整,将国学愈发的游戏化可能还真的是这一类节目的制胜法宝,也更加切中了节目“轻松学国学”的理念。

因为观众对传统文化类节目可能有着某种天然的排斥感,认为这类节目一定是枯燥无趣的,所以游戏形式的嵌入势必会加快观众对节目的理解,也能很快让观众参与进来。

比如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就创造出了一个十三宫汉字阵,让一个枯燥的写汉字的节目变得格外的有趣,加上同步的APP的开发,用户也能通过手机去体验这个有关汉字的游戏。


再比如四川卫视的《我知道》,节目中引入了著名的“小强填字”的游戏,虽然这并非节目首创,但是一下子将节目的可看性和趣味性提升了一个档次。

当然,在前两季 《最爱是中华》中,紧张刺激有趣的“填字”游戏也有,比如在每一期第三轮比拼中的“文化密码”就是类似的游戏规则。但是这只是一个环节的比拼形式,每期的三轮比拼形式各异,所以相比之下,前两档节目的规则相对更单纯,似乎也能让观众快速的理解节目并参与节目。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c2e5168f7e937ffcca0142d5c19be313.jpg前两季《最爱是中华》中的“文化密码”环节比拼

所以回到第三季《最爱是中华》,棋盘舞台的引入,应该是一次比较准确的升级调整,让节目始终围绕着一个大的游戏规则进行,这一定会让节目的规则更清晰,形式感也会更强。如果一旦规则变复杂,就会抢占国学知识的风头,顾此失彼就不好了。

所以,引入棋盘对峙,应该能让第三季节目的比拼过程变得更加统一,也能让观众快速对这个巨型棋盘形成记忆点。

棋盘对峙到底怎么玩儿

对于一档演播室的益智答题类节目来说,规则的设定非常考验节目组的能力,能不能做到既容易被观众理解,又不失娱乐性,这就是规则设定的关键。从最早《开心辞典》中王小丫招牌的“请听题”、“回答正确”开始,再到《以一敌百》中的巨型舞美,再到《一站到底》中的掉落深渊,大家都在规则和形式上不断进行摸索。

那对于第三季《最爱是中华》中的棋盘对峙,这个规则又会如何去设定呢?我们以第三季的海选为例。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94ea267c517bcd3d08fbd43d80524503.jpg第一轮答题

在第三季节目中,第一轮“才高八斗”增加了两道题目的考核量,扩为8道题;第二轮“名师高徒”,即你来比划我来猜,则与前两季的第二轮比拼的内容保持一致。在前两季的节目中,比划猜这件事能明显的看出选手和导师之间的差距,导师多以故事背景来引导,而选手多以拆字为主。其实对于观众来说,可能希望更多的看到有关词语背后真实的故事背景吧,如果要看拆字,去看《快乐大本营》就好了嘛。所以,这一轮的内容应该更加注重知识背景的拆解。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127ff34c10d8413bd3c1c4358be78d39.jpg第二轮你来比划我来猜

而第三轮,晋级的两位选手进行1v1对抗赛,获胜者成为本期冠军。精彩的关键点就主持人念完题目后,红线从棋盘中央向答题者移动,选手必须在红线触碰到自己前的10秒时间之内回答完毕,如红线触碰自己时未答对,则损失一条生命值。如回答正确,红线立刻反方向移动。每人拥有三条生命值,生命值消耗完毕,该选手淘汰。

不难发现,在第三季的节目中,每一轮的比拼内容都始终围绕着棋盘完成,而且这么看下来,单场的比拼也会充满刺激和紧张感。棋如人生,在棋盘格中走完整个比赛过程,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棋盘对峙的紧张感与压迫感

其实棋盘对峙的规则升级,不仅是在游戏性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选手在答题过程中的紧张感将被无限放大。

一般来说,常用的倒计时也能起到增加紧张感的效果,但是一根步步逼近的红线,一定会给选手的答题过程造成更加具象化的心理压力,这种紧张感和压迫感的形成一定会让整个节目变得更加真实,观众也会很自然的实现跟随。

比如英国BBC2的《Break Away》,这个模式曾被浙江卫视引进,制作了中国版《谁敢站出来》。在这个节目中,答题的紧张感和选手之间的腹黑心理的演变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谁能最终冲破那根绿线,谁就能获得当场的冠军。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b59b6cd36388b35267e32d672a0f0d63.jpg第三季《最爱是中华》中的那根关键的红线

同样的道理,第三季《最爱是中华》中的那根红线,也会成为左右选手答题心理变化的重要因素,就看选手每一场的临场发挥了,内心越强大,相信就能走得越远。

另外,在大的赛制上,没有太大的改变,除了海选之外,还有复活赛、半决赛和总决赛的设置。当然,另一大惊喜就是郦波老师的加入,让整个导师阵容更加强大。

看起来《最爱是中华》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只等元旦的回归,此次第三季的播出也将由视频网站同步播出。值得一提的是,《最爱是中华》也将在蜻蜓FM等电台释放节目内容,这对于电视节目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在完全没有现场画面烘托的情况下《最爱是中华》能否在电台顺利播出,冷眼君拭目以待。此外,《最爱是中华》第三季与腾讯公益、当当网、线下实体书店协力举办了“知识与爱同行,温暖传递中华”的全民赠书公益活动,将线上线下的知识性传播全面打通。

第三季《最爱是中华》带着十足的诚意回归了,你会把周五的晚上奉献给国学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